第29章(第3/3页)

接下来,她到县衙买地皮。江舒涵要的这片区域没什么人,地段也算宽敞。三亩地花了她四十九两银子。

之所以买这么大,是因为烧窑的时候,会产生大量浓烟,最好和住处隔一段距离。

买完地皮,江舒涵又买了一批青砖。

因为流民增多,需要盖安置所,谷城的砖卖得特别快,不仅是县衙需要,还有百姓担心流民半夜闯进家中,纷纷买砖加高围墙。

得亏江舒涵要的砖瓦比较多,是个大定单,场主特别优待,特地给她优先,要不然还不知道排到何年何月呢?

买完砖瓦,江舒涵又到煤场买焦炭。

这会天气正热着,焦炭价格还没起来。江舒涵担心接下来天气转冷,硬是要了十几车。

柳大郎和柳二郎见亲娘一车车往地皮上拉货。

担心东西被人偷,哥俩带着王家四人夜里守在边上看着。

白天女人们看着东西,男人们去郊外山上伐木。

这些无主的山,树木都是可以随意砍伐的。这年代也没有保护环境那一套。尤其是南方,树林太多,好多林子都有瘴气,不能随意进入。

东西买齐,江舒涵头一件事是先给自己盖房子。

总住在许家,多有不便。人呐,到啥时候都得有自己的窝。

城里有几条巷子是棚子搭建的,里面有不少流民,柳二郎在外面喊了一嗓子,不少流民前来报名。

一排排青砖瓦房,上百个劳动力齐上阵,不到一个月就盖好了。速度之快,着实令人惊讶。

盖完房子,江舒涵一伙人火速搬了家。

这个窑场是属于大家的,所以这些房子也都是按照市场价租给大家。然后到年底分红。

其他几家得知要钱,也都没有意见。

至少这房子住得宽敞,一大家子不需要挤在一起。更不用天天睡在地上。而且到了年底,他们还有分红,等于左手倒右手,跟免费没什么区别。

有了家,大家开始往屋里添置东西。

比如桌椅板凳,床,柜子,锅碗瓢盆等等。

一段时间下来,各家都收拾得似模似样。

大家也不再忙着去挣钱,而是先忙起了窑厂。

江舒涵让王家四人盖窑,她自己带着签了十年卖身契的周石,两个儿子儿媳天天上山运高岭土。

一开始她想把山头买下,但是考虑到手头钱要省着点花,再加上这座山很大,但高岭土却连十分之一都没有。买下来不划算。最终还是决定直接将土运到窑厂那边。

左右无主山的土随便挖,也没人会管。

其他家得知此事,也跟着他们一块进山帮忙。

江舒涵便按照每天八文钱的工钱发给大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