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3/5页)

谢子忠抢在她前面开了口,“婉玉,你放心,我一定会娶你的。”

婉玉绷不住了,“谁说要嫁给你了。你是为了救我。我们是好兄弟。大不了,咱们义结金兰。”

谢子忠当然不乐意,“可我对你是真的。”

婉玉抚了抚额,抢在他前面嚷疼,“哎哟,我头好疼啊。不行了,我再躺会儿。”

谢子忠一迭声喊军医,婉玉吓了一跳,也不装头疼了,“没事,我头不疼了,我肚子饿。你去给我找点吃的吧。”

谢子忠这才意识到她刚刚是装的。不过肚子饿应该是真的。她昏迷这段时间,滴水未尽,嘴唇都起皮了。

谢子忠也不敢耽搁,出去端吃食。

婉玉抹了下额头,嘴里嘟哝着,“搞什么嘛。我什么时候要嫁人了?”

只是心里却泛起一丝涟漪,面上还带了几分纠结。

谢子忠出去没多久,就端了吃食进来,“军医说你伤得太重,暂时先吃点粥。等伤口长好了,再吃好的补补。”

婉玉点头,接过碗,“对了,外面兄弟怎么样了?”

谢子忠叹了口气,“这些天有不少弟兄因为药太少,送了命。”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药材本来就有时效性。大荣攻击又这么突然,仓促之间,哪里供得了近万人的伤药。

婉玉听后,吃饭的动作都轻了。

吃完饭,婉玉恢复了点力气,撑着病体去看望自己的手下。

九十多个弟兄死了十三个。

回了帐篷,婉玉忍不住落下泪。一将终成万骨枯,这边城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安定下来呢?

谢子忠站在外面听到她哭,挣扎再三,还是掀开帐篷,揽住她,低声安慰,“你别哭了。他们不是白白稀生的,他们的死保护了千千万万的百姓。他们也算死得其所了。”

婉玉怅然若失。道理是这样没错,可是他们还那样年轻。之前还与她犟嘴,此时却再也开不了口。生命太脆弱了。

婉玉趴在谢子忠的肩膀痛哭一场。

到了第二天,她若无其事出了帐篷,鼓励自己的手下,让他们打起精神。

又用那只完好的胳膊帮军医的忙。

过了几日,此次战役一共死了六千多人。其中婉玉带领的队伍死得最少。这要多亏她平时带领大家训练得比较勤。甚至还会三不五时搞比赛。赢的人可以跟她打一架。

后来这些人知道不是她的对手,她就改变策略,只要打赢十人,就可以吃鸡腿,她掏钱。

也多亏她带领大家训练,这次伤亡才能这么小。

大战过后,朝廷又补齐人手,婉玉手下增至一百二十人。

婉玉这边带着新兵加紧训练,谢子忠这边却忙坏了。

伤亡士兵要核实对方的身份,然后向老家发战亡通知单,方便家人领抚恤银。

这项工程别看很容易,但是得要找士兵将骨灰带回去。伤亡六千多人,就得派至少一千多个士兵。

剩下不到三千老兵得死死守住城门,每日还得教新兵,忙得很。

就这么心惊胆战到了冬日。

大荣那边终于退了兵,没有再攻打的意思。

婉玉才终于松了一口气,谢子忠这才有机会和她重新坐下来唠嗑。

谢子忠递给她一个包裹,“京城来的。在路上耽搁了三个多月才到京城。”

婉玉也没避开他,打开包裹,两件里衣,许多瓶瓶罐罐,上面都贴了字条,多数是伤药。还有一封信。

她撕开信封,取出信,眼泪顺着眼脸流下,没一会儿又笑起来,“没想到这丫头这么厉害。”

谢子忠心里羡慕,“怎么了?谁这么厉害?”

婉玉放下信,打开一瓶药,闻了闻,果然是上好的药,这才有空回答他的问题,“我小妹啊,她跟我娘要了上千两银子开铺子。生意好的很。说是明年就能回本。”

谢子忠拧眉想了下,“我记得你以前说过你小妹好像才十二吧?她开铺子?”

婉玉就笑,“是啊,想不到吧?”

谢子忠觉得他对武安侯夫人又多了一重认识。他从小到大就没见过比她更会宠孩子的。

婉玉想当兵,她就支持。女儿想经商,她二话不说掏银子,她难道就不怕那些大户人家嫌弃她女儿小小年纪就会算计吗?

不过谢子忠却非常羡慕。如果他有这么豁达的母亲,也许他会自在许多。

“我想我娘了。”婉玉捏着信,“她信里只让我好好保重自己,可我知道边城战事传回去,她一定很担心我。可她信里却只字不提让我回去。”

“你娘真好。”谢子忠呢喃一句。

“我娘当然好了。她常说人生短暂,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目光,你是为自己而活。只要从心就行。”婉玉笑看着他,眼底像是有光,“所以再苦再累,我都没有后悔。我知道我现在做的事就是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