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有女杨氏(第2/3页)

刘浓未见她之前,一直悬着一颗心,此时终于落下。又见她脸色虽然仍旧苍白,但相比往日已是大有起色,心中焦虑转为欣喜,几个疾步行到近前,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颤声说道:“娘亲,孩儿不孝,彻夜未归,对娘亲照顾不周,惹娘亲担忧,还请娘亲责罚。”

“虎头……”

刘氏一把揽住刘浓,颗颗晶莹的泪珠,忍不住的滚落,尽数滴在了刘浓的脸上。刘浓心中既是温暖,又有些许尴尬,毕竟他后世的灵魂比这娘亲都还要大,没有彻底融入以前,多少有些不适。

刘氏掏出兰花丝帕抹了眼角,又把刘浓脸上也抹尽,说道:“我儿,快来谢过杨家小娘子,是她替为娘施以针术,我的病情才得以缓解。而且,若不是她……”

说到这里,她语音一顿,停住了话头。

刘浓从她怀里起身,只见在矮案之后,又起了一扇屏风。屏风一边侧立着嫣醉与夜拂,另一边则又是两个没有见过的美丽小婢儿,她们都双手端叠在腰间,垂首,低敛着眉,沉声静气。

东墙之窗透进如缕如束的阳光,射到了矮案上,案上置着燕踏兰花熏香炉,冒出寥寥清香,清香绕着屏风。

房间里极静。

那个杨家小娘子,应该就在屏风之后。此乃女子内室,她又是救母的恩人,刘浓不便细看,跪坐于地,朝着那屏风深深一个稽首,以额抵着手背,朗声道:“见过杨小娘子,谢过小娘子施以援手之恩,刘浓感激不尽!”

百花屏后跪坐着的影子,缓缓欠身还礼,淡声道:“刘小郎君勿用多礼,汝母亲身子虚弱,近日又忧思过度,是以染病。我的针术浅陋,亦不能断根。小郎君应立即延请良医,辅以五味中正,方才能尽好。”

说着,屏后杨小娘子的身影朝着夜拂点头,夜拂脚尖着地的转入内间,倾刻又出,手中已捧着一个黑木漆盆,搁在了刘氏母子面前的矮案之上。盆中则以一方丝帕掩了,凸起之处,已能辩出是钱财之物。

非亲非故,已受其仗义援手之恩,岂能再授财物,况且刘浓从卫玠处得的金子足以为母亲治病。此等人家,又是女子,还是少授恩为好。

刘浓按着双膝,身子略略前倾,顿首说道:“小娘子恩浓义重,刘浓岂敢再授,财物还请收回。”

杨小娘子微微一愣,转而一思,声音便有些清冷,说道:“小郎君勿要推辞,汝母之病,耽搁不得。况且……”

说着一顿,没了下文。

刘浓等得一会,说道:“小娘子说的是,不过,非是刘浓惺惺作态,实是刘浓已有钱财,这便要领母亲回去延请良医。蒙小娘子大恩,若再语谢便是为过,待家母身体好些,刘浓再来拜见小娘子。”

刘氏亦道:“杨小娘子对我母子,实在恩惠已多,钱财万不敢收。小妇人貌粗仪浅,待身子好些,定当前来谢过小娘子。”

刘氏虽不知儿子为何急着要走,但也只好帮衬着他说话。

屏帘后的影子漫声说道:“也罢!刘小郎君去吧。刘家嫂嫂,需得记住,不可再过度的忧思。”

刘氏母子再向那帘后施礼,影子略略回礼。刘浓辩得是个身姿宛约的女儿,应该年岁也在十四五岁左右。此地不宜久留,便与母亲一起出了内室。身后传来嫣醉略低却脆的声音:“小娘子,这小郎君好生无礼。”

那个声音斥道:“嫣醉休得乱语,这小郎君倒是个知道进退的。”

待转出了西楼深室,刘浓抚着母亲正在下楼梯,突然从院外传来一阵喧闹声,其中有着来福的嚷嚷,还有人正在惊呼。

听得那惊呼,刘氏面色一变,更显苍白,抚着楼梯的身子一阵颤抖。刘浓不知何故,却把母亲的神色看了个清楚,问道:“娘亲,可是有事瞒着孩儿?”

刘氏不知怎地,脸上竟飞起了羞红,眼眶中却渗出了泪,躲闪着儿子的眼睛,说道:“我儿,休要妄猜,为娘无事,你快去看看,莫要闹出事来。”

“不急,娘亲先回房。”

刘浓心中一冷,也不着于颜色,自把娘亲扶到东楼卧榻之上,替其掩了被子,这才说道:“娘亲好生歇着,儿子先去看看,一会让来福去请医生,稍后就回!”

“虎头,虎头……”

刘氏挣扎欲起,却被刘浓轻轻按住,柔声道:“娘亲勿惊,一切自有孩儿料理!”

说完,便一挥袍袖,出了东楼,跨出天井,直直的朝着院外而去。

刚刚走出院外,便见来福将一个人像擒小鸡一般捉在手中,高高的举向天空,正要用力往下掼。而王訚则手里提了根木棍,与四五个庄丁模样的人对峙。那些庄丁跃跃欲试,却顾忌着来福手中的人,不敢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