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二章 报复(第2/3页)

然后严平就这样被工人们抬着举过头顶,仿佛抬着上供的供品一样向皇宫走去。

而且不仅仅是严平。

之前迫于形势,当然,主要是没想到会这样,毕竟这些四民代表这些年在南都也算倍受尊敬,他们已经习惯了被尊敬,从没想过会有人给他们下这种套。在之前进四民大会堂投票之前,一共五十五名农民和工人代表签了保证书,至于农工党党员没人找他们签,签的都是大同党或者中立派代表。这些签了保证书的代表里面有二十五人又违背保证书,对王夫之提出的土地法投了赞成票,于是现在他们就倒霉了,那些拿着保证书的农民和工人毫不客气地揪住他们,要求他们按照保证书赔偿。而警察对于这种事情的定性就是经济纠纷,只要不打人他们是不管的……

应天府尹是阎应元。

他这些年一直在应天,从知县一直升府尹,在这场斗争中他属于中立派。

但底层官吏尤其是警察,这个肯定都是护国公的狂信徒,所以在这件事上会怎么做就不用说了。保护这些代表的锦衣卫充当带路党,任由那些农民和工人以各种方式带着他们前往皇宫……

女皇是赔款管理人。

毕竟这种赔偿是对所有农民和工人的赔偿,必须得有一个管理者,而女皇是最佳选择,交给女皇放心,不用害怕被贪墨。更重要的是女皇有自己的慈善体系,可以更好的利用这笔赔款,交给女皇然后由女皇负责用这笔赔款做基金,拿去给农民和工人提供救济就行。

所以得找女皇主持公道。

然后这二十五队工人和农民带着二十五名代表,浩浩荡荡在南京城内的街巷通过走向承天门,他们迅速在城内引发轰动。毕竟这种事情还是很吸引人的,谁都知道刚刚投票的土地法是对护国公的公然挑衅,要是护国公不采取点报复就怪了。而这些敢于顶风作案的四民代表,无疑就是首当其冲的,虽然现在是工人和农民动手的,但明显后面有护国公的影子,否则那些保护他们的锦衣卫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

很快南都全城轰动。

无数人涌上街头跟随着这一支支队伍,而其他那些投票支持新土地法的四民代表则躲在一片战战兢兢。

他们也害怕了。

虽然他们躲过这一劫,但谁知道护国公还有没有别的招收拾他们。

很快第一支队伍到达承天门,然后带队锦衣卫迅速跑进去禀报,紧接着后面一支支队伍陆续到达,那些带路的锦衣卫都进去禀报。与此同时内阁几个阁臣,王夫之和大同党几个核心也赶到这里,不过他们并没有因此做什么,毕竟这些人对他们来说不过是用完就扔的棋子。而杨庆遭遇这样的耻辱性失败,肯定要发泄一下,如果让他收拾一下这些代表,也算是给他一个泄火的了,这样可以避免他再找别人麻烦。再说也没法管,经济纠纷,他们怎么管?那些工人农民一没打人二没杀人,就是带着这些代表来找女皇解决,还不是说一定就是要他们掏钱,这是来协商,在女皇主持下协商以便和平解决的。

这不是什么大事!

“护国公越来越幼稚了!”

张国维说道。

很显然这在他看来,就是杨庆一腔怒火无处发泄,随便找几个影响不了大局的发泄一下而已,这种举动简直幼稚。

“但如果真告到应天府呢?”

堵胤锡问史可法。

这个问题必须得搞明白才行。

史可法是大理寺卿,事实上的最高法官,虽然他属于中立派,但在公田法这件事上,他是坚决不能坐视杨庆胡闹,这是一个儒家弟子的最起码节操。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他是和堵胤锡这些士绅的维护者同盟,实际上不仅仅是他这个中立派,就是杨庆的嫡系都保持中立。比如说宋权,甚至于以献媚著称的马士英,黎玉田,统统都保持中立,尽管他们都很清楚保持中立就是支持士绅集团,但在公田法上他们还是表现出一个儒家弟子的底线。

孔夫子在天有灵啊!

当然,他们也不会反对杨庆,他们没有那个胆量,再说这些人都不是大地主,他们本质上已经完全变成了资本家。

总之杨庆的盟友就李来亨。

哪怕原本李自成手下,现在移居南都的高一功这些,也在这件事情上保持中立,尽管他们没了实权,但依旧担任一些看似尊崇,但实际上没什么卵用的虚职,比如高一功目前就是应天巡阅使。此前李来亨去邀请他们加入农工党,结果这些人全都选择了拒绝,最终只有他的老搭档郝摇旗给面子加入了。

说到底这些人也变了。

他们也不是过去的造反者,而是成了新的士绅资本家。

只有李来亨没变。

而满朝文武,勋贵,从旧的土地士绅到新兴资本家,甚至于原本的造反者们,以前的海盗们,几乎全都或反对或名义上中立实质上反对,或者冷眼旁观不介入。据说就连正在南方征战的将领们,都有上书劝护国公以贾似道为鉴的,总之杨庆和李来亨目前可以用满朝皆敌形容,支持他们的只是底层农民和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