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宋:圣全皇后(18)

听了颜盈的一席话, 赵祯再次脑补,完成了自我攻略,很感伤的表示, 以前的日子真的苦了颜盈。

——嗯,带着孩子的确挺苦的。

这么想着, 颜盈点头表示赞同, 却又假惺惺、茶里茶气的表示自己不苦, 就是想到自己因为‘寡妇’的身份受到针对, 赵晓被嘲笑过没爹是个克父的。

“...就是这样的原因, 晓哥儿才会钻研奇门遁甲, 才会算命看相。”颜盈温温柔柔, 满是谅解式的母爱。“臣妾想着, 学什么都成, 只要能磨磨晓哥儿过于充沛的精力。所以也就将...师傅留下的书籍, 全交给了晓哥儿。”

“梓潼做得对。”赵祯又感动了, 抓住颜盈的纤纤玉手, 都忘了擦眼泪。

颜盈:“......”露出茶里茶气, 却不失礼貌的微笑。

莫名觉得自己好饱的包拯默了默, 转而专注和赵晓说话,从赵晓的口中得知了赵晓所学真的十分的杂。四书五经看过, 但是不喜欢儒家那一套,就专精兵家、法家,特别擅长讲大道理, 并且喜欢挖坑让别人跳。

经过这一席谈话, 包拯很好的了解了赵晓。回到开封府衙,和公孙策细细谈论一遍后,认为大宋有这样未来的帝王, 是大宋之福。说不得真会像赵晓牛逼哄哄立下的誓言一样,灭西夏辽国,回到万国来朝的大唐盛世。

抱着这样的念头,接下来包拯并没有像其他大臣那样出言劝阻赵祯不要过早的立太子,反而以赵晓虚岁十,民间说法早已经立住,不会再夭折为由,提议尽早册封太子。

赵祯本就想尽早册封赵晓为太子入主东宫,包拯的举动真的落到他的心坎里,当即就命钦天监的官员算就近的吉日,并让礼部官员现在就开始筹备册封事宜。

颜盈原本就追封为皇后,不用另行册封,只接过凤印,领了掖庭司补发近十年的俸禄,并一一见过赵祯目前的后宫,颜盈就开始走马上任,以正儿八经皇后的身份开始处理宫务。

其实大宋皇帝的后宫嫔妃,基本上都是大家出生,只有少数是通过民间采买方式进的宫。而且基本上进宫的年龄都比较小,六岁到八岁,进宫后交由内侍宫娥照顾,接受宫廷教育。

像感情充沛,很有文青气质的赵祯,他的后宫嫔妃,除了郭锦绣、张英秀、曹氏以外。

曹氏是百官塞给赵祯的,而郭锦绣、张英秀则是通过大选进宫,分别为后为妃,历史上宠爱的妃嫔都是六岁到九岁的年龄,作为嫔妃后备役进宫,接受宫廷教育。

像俞德妃、苗贵妃、张贵妃等等,都是......

按理来说,都是接受宫廷教育长大,比民间采选充盈后宫的秀女识字懂道理,赵祯的后宫不至于太过混乱才对。可偏偏,就很混乱。

颜盈上位,只几天就了解到了为什么会混乱。

有赵祯耳根子软,只管享受不懂调和的关系;更有曹氏从中挑拨离间,好火中取栗的原因。

哦,还有个赵宗实。

赵宗实,北宋天圣十年、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出生,三岁时,赵祯顶不住宗正施加的压力抱进宫,从此养在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成为皇后的曹氏膝下。

如今已是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末,很快就要来到景祐五年、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也就是说,赵宗实现在已经六岁了。按照后世的说法,还是个孩子。

可是吧,在三岁就要启蒙的古代,特别是深宫大院,是没有孩子的说法的。

别看赵宗实才六岁,心眼却多得很。只看过赵宗实一眼,颜盈就有理由怀疑赵祯之所以会在宝元二年,唐王赵昕出生之前将赵宗实送回给生父赵允让身边,定然查出了很不好的事情。

不然按照孩子一个个出生,一个个夭折的逻辑来讲,赵祯再怎么耳根子软,再怎么宽厚仁和,哪怕为了面子,都不住做出送还养子的事情来。

还有那高滔滔,曹氏的侄女,与赵宗实自幼青梅竹马的长大,在赵宗实最终还是获取了皇位,成为北宋第五位皇帝,不过登基后仅仅四年就嗝屁了,算是在位时间很短暂的一位帝王了。

不知道宋英宗的英,是怎么来的?就像宋神宗,仔细研究一下作为,好像也没有干出什么特别英明神武,让人吹嘘不已的事情来。

支持王安石变法?

虽然强国目标一致,但因为既想增加财政收入,又不愿损害上层既得利益者的关系,最终将负担全数转嫁给平民老百姓。而这便是北宋后期日益朝□□败,匪徒横生的原因之一。

理顺这些弯弯绕绕,颜盈就开始着手处理赵宗实。

其实也没怎么处理,就是和历史上的赵祯学习,将赵宗实送回生父赵允让身边,顺便再将前年就被曹氏接进宫,想和赵宗实培养出青梅竹马感情的高滔滔丢出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