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赏菊风波(第2/5页)

魏无晏皱着眉头听摄政王解释完,不禁恍然大悟。

血腥残酷的战争,虽然让民间百姓流离失所,却是招兵买马铱嬅的好时机!

大王子完颜赤烈在最初与大魏开战的时候打头阵,致使他折损了不少兵马,元气大伤,眼见着默默无名的二王子聚齐起兵马,又在王庭中赢得了口碑,他怎能不气急败坏。

想来在此期间,南帝魏浔给完颜赤烈送去合作的消息。

如果能够阻止大魏与金国议和,于魏浔来说,金国继续消耗摄政王的麒麟军,待到麒麟军弹尽粮绝之时,他便可出面坐收渔翁之利。

而对于完颜赤烈来说,战事继续,目前守在前线的兵马都是二王子完颜旭风的人,如此一来,正好能趁机消弱完颜旭风积攒起来的实力,还能给他再次招兵买马,东山再起的机会!

魏浔和完颜赤烈这两个为一己私利,至黎明百姓于水深火热的败类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既然如此,那爱卿不妨与旭风王子合作,尽快与金国达成议和。”

听到小皇帝的建议,陶临渊捏了捏她软乎乎的雪腮,语气淡淡:

“陛下好像很信任完颜旭风王子?”

魏无晏听出摄政王语气不善,想到方才男子近乎窒息的那个吻,以及在她胸口留下的点点惩戒,现在还在隐隐作痛...

她翻起身趴在男子胸口,展颜一笑,岔开话题道:

“朕是对爱卿是关心则乱,才会瞎出主意。嗯...爱卿还没用膳呢吧?朕也是,两位金国王子来得太不是时候,朕连一口糯米八宝鸭都没吃上,咱们下船后可不可以去夜市里吃上一碗鲜肉馄炖。”

陶临渊看着眸眼弯弯的小皇帝,伸手将她耳畔的碎发挽好,唇角勾起宠溺的浅笑:

“好,微臣带陛下去吃鲜肉馄炖,日后有机会,再随陛下出宫吃糯米葫芦鸭。”

下了画舫,二人在夜市挑选了间干净的摊位,一起吃了顿热气腾腾的鲜肉馄炖,才返回宫中。

陶临渊这一回宫,就开始忙碌起来。

自从有了假替身后,魏无晏也不必天还未亮光就爬起来上早朝,而是美美地在漓锦殿睡上一大觉,用过午膳后换上龙袍,再背起小手到垂拱殿去遛个弯,露长脸,好给几位内阁大臣吃上一记安心丸。

总而言之,她的小日子过得安适又悠哉。

摄政王担忧魏无晏因无聊生出其他心思,还命詹公公从宫外请来民间的戏耍班子,在漓锦殿搭起高架,每日变着方的给魏无晏表演杂耍,唱戏解闷儿。

时间一久,宫里宫外的人都知道摄政王对这位从民间接回宫的长公主宠爱得紧,各个州府上贡而来的奇珍异宝,珍羞美味,无一不先送去漓锦殿给长公主掌掌眼。

后来,朝中一位性情耿直的谏官在早朝上启奏,指出当前国库并不充盈,边境战士们的棉衣还没下落,可清乐长公主却在宫里过着钟鸣鼎食,膏粱锦绣的生活,长久下去,恐会在京城掀起奢靡之风,

摄政王并未因谏官的言辞动怒,只是让户部拿来漓锦殿开支的账本,淡淡道:

“清乐长公主在宣州静养十余载,期间苦练画技,笔墨精妙,所作之画曾得画仙韩愈赞不绝口,长公主的墨宝放在万宝阁,一幅就能售出千金,漓锦殿内的所有开支,全是长公主自食其力赚得,从未走过国库一分一厘。”

殿下众臣面面相觑,心想摄政王莫不是将他们当三岁小孩糊弄,清乐长公主如今的年纪才多大,笔墨再精妙,又怎能与画仙唐愈相提并论。

想来是摄政王为了哄长公主开心,自己充当冤大头重金购下长公主的墨宝。

“长公主心慈好善,得知陛下为前线战士的军辎愁得寝食难安,自发捐出三万两银子采购辎重,诸位若是也想为陛下解忧,不妨捐出俸禄给不太充盈的国库,好为驻守前线的战士们添置棉衣。”

蛟龙大人一开口,朝中百官再不情愿,也只得跟着纷纷解开腰包。

为此,朝中百官没少在暗地里骂那位多事的谏官,亦没有人再敢去指责清乐长公主的逍遥小日子。

这日,魏无晏正在漓锦殿作画,突然听到殿外传来小内监传报声:

“长公主殿下,皇后娘娘差宫人来询问,殿下可否准备好了?皇后娘娘今日在翊坤宫里举办了一场赏菊宴,如今就差殿下入席了。”

正在为魏无晏研墨的宝笙一拍脑门,忙声道:

“哎呀,奴婢竟然把这事给忘记了,昨日翊坤宫派宫人递来口信,通知殿下明日去参加皇后娘娘主持的赏菊宴,可那时....”

宝笙不自觉压低了声音:“那时殿下正在垂拱殿,奴婢只好谎称殿下还在午歇,将翊坤宫的人给打发走了。”

魏无晏点点头,唤来侍女为她梳妆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