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理少卿

林稚依言顿住脚步,回头一看,一个锦袍圆领的少年朝自己跑了过来。

少年约莫十六七岁,长相俊俏,头发高高竖成一个马尾,周身尽是少年人的青涩气息,跑得累了,靠着林稚的炉车大口大口喘气,丝毫不在意炭火会弄脏衣物。

瞥见他明显污了一块的衣角,林稚不忍道:“小郎君,小心脏。”

少年这口气总算喘匀了,摆摆手,抬起头道:“不碍事!”

四目相对,林稚发现,他居然认识面前的少年——大理寺少卿孟琼舟的弟弟,孟淮安。

认识的原因很简单,有一次孟琼舟来慈幼局视察,孟淮安跟了过来。

恰巧林稚当日身体不适,去医馆的时候见到了孟少卿的弟弟,却没能见到那位大名鼎鼎的孟少卿。

孟琼舟不过二十五六岁,年纪轻轻却已经担任正四品官职,别说是甩开同龄人一大截,就连年长他十几二十几岁的长者都望尘莫及。

据说他断案如神,破获的疑难杂案、平反的冤假错案数不胜数。而众多案件当中,林稚对其中一则指马为鹿案印象最深。

鹿脯是用鹿肉加工的肉干,味道咸香,是临安城一道有名的小吃。

然而鹿肉成本高昂,有些商贩便动了歪脑筋,用马肉来代替。朝廷禁止宰马,鲜马肉不容易得到,造假商贩只能用老死或者病死的马来充当原料。

死马很便宜,买到手以后,剥皮取肉,切成大块,先用烂泥埋起来,过一两天刨出,外观会很新鲜,但是不能吃——腐肉的味道太浓。

为了祛除异味,这些奸商大量采购豆豉,用咸豆豉来腌制和炖煮死马肉,炖上一天,无论颜色、口感还是味道,都跟鹿肉没什么区别,可以批发给小贩了。

造假一事表面无足轻重,实际获利巨大,再加上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一时之间竟无人敢接手此案。

当时孟琼舟年纪极轻,又是新官上任,性格冷淡得远近闻名,所有人都不看好他。

出人意料的是,短短半月,孟琼舟便查明了指马为鹿一案的黑幕,揪出了其背后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将所有涉事人员通通按照律法严肃处置,刚正不阿,冷酷无情,从此一案成名。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也让他十分出名——这位孟少卿患有恶食症。

恶食症就是厌食症,是一种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的病证。

那日林稚无缘得见这位孟少卿,后来听慈幼局其他人将对方翻来覆去夸了好几番,说他如何气度不凡,如何丰神俊朗,如何俊美无双……诸如此类。

林稚却觉得是他们的粉丝滤镜在作怪。

气度不凡倒很有可能,至于俊美无双……

想象一下,一个常年患有厌食症的人,多半是一副面黄肌瘦、形容憔悴的模样,能有多俊美?总之,他对此持怀疑态度。

不过,站在他面前的孟淮安虽然仍有些青涩,却能看出未来必定是个美男子,如此想来,他亲哥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只可惜得了那种怪毛病。

回过神来,林稚问:“小郎君是要买饼?”

孟淮安点头:“对,看你快收摊了,可还有剩?”

林稚低头看了看,笑道:“小郎君真是好运气,正好还剩下一张饼的量。”

孟淮安嘿嘿笑了两声。

林稚动作利索地煎饼,拿筷子戳破,倒入搅散的鸡蛋液——生菜叶用完了,他便多打了一颗蛋。

将做好的鸡蛋灌饼一切一折,林稚递过去:“一共八文钱。”

不用他说,孟淮安已经提前把铜钱准备好了:“我知道多少钱。小郎君,你在我们国子监可出名了,人人都说十里天街新开的饼摊,店主人不光长得好看,饼做得也好吃!”

闻言,林稚哑然失笑。他不过一个开小吃摊的商贩,哪里称得上“店主”?这小少年夸起人来还真是……挺受听的。

大门大户里出来的孩子,又是十几岁的年纪,不仅不叛逆,待人接物还这样有礼貌,实属难得。林稚不由得对这孩子产生了几分好感。

“既然如此,下次来的时候给你们削价。”

“不用。”孟淮安拿起饼,大方地扬了扬手,“他们一个个都有钱得很,不用降价。”话音刚落,和来时一样,一溜烟地跑没影了。

林稚看着他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

少卿府毗邻十里天街,黄绿琉璃瓦剪边,雕梁花窗,四周围廊,修葺得十分精巧。

孟淮安踏进垂花门,一路小跑,边跑边喊:“阿兄,我给你带好吃的来了!”

这句话他从小到大喊了上百遍,莫说别人,就连奴仆们听得都有些耳朵起茧,纷纷装作无事发生,眼观鼻鼻观心,低头刷刷地扫着地。

今日休沐,孟琼舟在屋内执笔题字,眼神不起一丝涟漪,淡声道:“不要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