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4/4页)

苏姚摇头,“要是为了这,我就不过来这一趟了。嫂子这么说,就是看轻我了不是,我这趟过来是来麻烦你,但绝不是你以为的麻烦。把他当普通人对待,别人不愿意干的最苦最累的活,就让他来干,我不是客气。只有知道种地的辛苦,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我也是希望他以后能脚踏实地工作,珍惜粮食。他跟农民同志不一样,他只是过来干一阵子的活,农民才是真正需要干一辈子,所以就让他最苦最累的岗位上干最多的活。”

李艳梅见多了走后门的,都是为了更轻松的,还是第一次看见这种走后门只为多干活的。

等苏姚走后,听了一耳朵的石抗一没忍住夸道,“看看小苏这觉悟。”

苏姚回家以后就跟苏建华说了,她一脸为难,“你过来住了这么长时间,家里毕竟不是我一个人的。你光吃住也不交伙食费,周团长跟我念叨了好几遍。我跟你讲,别看他看着很大方的样子,实际上有点小肚鸡肠。”

刚好走到门外听见她说自己小肚鸡肠的周团长:……

他放缓了脚步,又默默远离姐弟俩,只当自己啥也没听见。

她的语气十分亲昵,跟苏建华说她丈夫的坏话,摆出了这个姿态,他虽然是我的丈夫,但跟他相比,我跟你关系更亲近。

既然是这么亲近的人,苏姚说的话他自然不会怀疑,于是就听她又说,“我跟周团长求情很久,他才同意让你留下,就是看不得你在家里吃白食,让你出去当临时工赚钱去。”

苏建华觉得挺委屈的,他在家里不是没干活,天天伺候小鸡崽,他觉得那真是劳苦功高。落在周言安眼里却成了吃白食,真是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

他犯浑的劲头上来,向来不管不顾,但是对方是周言安,他就只能忍着。

不是个热爱劳动的人,但他思考了片刻就同意了,原因还是他信任苏姚,觉得就算是给他找的临时工作,也不会很累,就是他姐为了他能留下给他找的一个借口。

其实他不远千里从申城来到顺城,也单单是家里跟王佳华对着干总是落于下风。这不是丢了个工作,他得想办法找个工作,以后找对象方便。

他本人想法,是恨不得一辈子啃老,那样的话,也不说大哥大嫂答应不。主要是没工作就找不到对象,他眼瞅着快到了结婚的年纪,还把工作给丢了,就想着过来叫大姐帮着找一个最好能当干部的工作。

没想到,他还没有提,苏姚就主动帮他找了一个工作,他自然是一口应下。

等被带去地里,苏建华才知道自己即将要面对什么。

他是早上被苏姚带着送到李艳梅面前的时候,在给苏建华介绍李艳梅的时候,知道他害怕什么,特意告诉他,李艳梅是石团长的妻子。

苏建华倒是想临阵撂挑子,但是石抗一和周言安还有团里的其他领导都跟着一起过来干,他压根不敢不干活,也不敢对着种子发火。

他不仅从来没干过农活,在家里就连家务都没干过,没有一点经验。他干农活是什么样子,可想而知。

他回到家以后,整个人又脏又可怜,累得就连胳膊都抬不起来。

苏姚这时候十分心疼地看他,“建华,要是太累,咱就别干了,实在不行就回家吧。周团长容不下你,爸妈总有你一口饭吃。”

很累的工作,苏建华回家也抱怨累,但是奇迹般地坚持了下来,却没说一句要回家的话。

对于苏姚来说,还是觉得蛮不可思议的。

他不在的时候,苏姚还跟周言安感慨,“原本想通过辛苦的农活赶走他,没想到他这人竟然坚持下来了。”看来通过干苦力把苏建华赶走,这条路走不通,还得再还一个法子。

周言安沉吟片刻看苏姚,“你弟弟大概是希望,团里这边推荐上大学的名额能给他一个。”

自从高考停止招生以后,高等院校没有完全停止办学,每年会推荐一些工人农民和士兵进入各级学校。

苏姚放下手里的活,有些吃惊地看向他,“你怎么看出来的,他找过你?”

团里确实有推荐上大学的名额,而且还不算少,苏姚前几天曾经听唐湘和冯红慧说过,也快到了团里投票这一步,大家都卯足了劲拉选票你。

不过团里推荐上大学先决条件是,他至少是团里的知青或者是士兵,苏建华他一个团里没半点关系的人,凭什么觉得团里把这样一个珍贵的名额给他。

周言安面色平静,“他向我询问过关于团里推荐上大学的事情。”

苏姚的脸快要皱成一团,“那你是怎么回答他的?”

他怎样回答都不对,不是被赖上,就是被记恨上。“这不是我负责的,从没关注过,所以不了解。”

这不算是撒谎,负责推荐上大学的是王主任,他确实不了解其中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