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凑巧(第2/3页)

此时此刻,钟钰柔终于记起眼前之人为何看着似曾相识了,这不就是那个站在围墙外帮自己捡毽子的人吗?

而林远秋,在听到钟钰柔说得原也是亲戚的话后,就朝她看了过去。

先前因顾着男女有别,林远秋也没好意思朝人家姑娘看得仔细,这会儿直面看过之后,倒很快从脑海中抓出一片记忆来。

鼻头小巧,杏眼乌润,白皙的脸颊上略带了婴儿肥,还有就是眉心上的朱砂痣。

所以,这不正是自己帮着捡过毽子的那个女孩子吗。

也就是子旭的姑表妹来着。

林远秋之所以会这么快想起,也是因为对方眉心间的朱砂痣太给人印象深刻。

再想到周子旭小姑一家如今正在京城,林远秋自是更加肯定自己没有认错了人。

真没想到竟然会有这般凑巧的事。

此时钟钰柔心里也和林远秋有着一样的想法,那就是今日实在太凑巧了。

凑巧她今日上街,凑巧碰到婉清被拐,自己把她救了下来,却又发现婉清的叔父凑巧是那个帮自己捡过毽子的人。

“远秋,远秋……”

没等两人再说些什么,就听到远远的有叫喊声传来,听着像是周子旭的嗓音。

想到之前自己让他快去报官的话,林远秋觉得,应该就是周子旭带着官差找过来了。

“想来是子旭和官差他们。”

林远秋准备往弄堂口走,这条巷子可有不少的弄堂,自己不走出去些,子旭他们恐怕一时找不到这里来。

“林大哥,我要先回去了。”

听到有官差过来,钟钰柔便准备离开。如今她还在孝中,自是越少有动静越好。

而今天的事,肯定免不了要上衙门,自己还是避开些为好。

看到钟姑娘发间只簪着的一朵素花,林远秋也很快反应了过来。

这里人守孝讲究“不得孝三年,闭谢绝世务”,虽好些人不会一字不差的照着做,可私底下和明面上还是有区别的,所以这会儿钟姑娘确实不适合露面。

最后,主仆二人出了弄堂,很快就从巷子的另一头离开了。

林远秋抱着婉清,看着一抹雪青色的身影越走越远,而后一个拐弯便消失在视野里。

和官差一起过来的,除了周子旭,还有林三柱和林远枫。

三人看到地上被绑的紧紧的两个拐子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狗子(远秋、周兄)啥时候这么厉害了,竟然以一抵二?

林远秋自然不会瞒下钟姑娘救了婉清的事,只不过这里并不是说话的地儿。

失而复得的喜悦,让林远枫抱着女儿失声痛哭,他都不敢想象,若这次真丢了女儿,自己该怎么活。

林三柱没忍住,上去就是好几脚,要不是担心把人给踢死,自己说不得要去蹲大牢,他恨不得当场就送这两个挨千刀的上西天。

不过,林三柱也不急,本朝对偷拐人的贩子从不会手下留情,这两人怕也没几天活头了。

显然这几名官差对人贩子也是深恶痛绝的,见两人还没醒,便问此时在巷子里围观的百姓,“你们谁家近的,快去提了井水来。”

当下就有人照做了。

很快,躺在地上的人贩子就被冰冷的井水泼醒,然后由官差们押走了。

林远秋让张贵跟着官差一起过去,有什么事再回来禀告。

张贵连连点头,等转过身时,忍不住拿衣袖擦了擦额头上豆大的汗珠。

幸亏菩萨保佑,小小姐没事就好。

林远秋他们自然不会用官差的法子把孩子弄醒,几人很快来到医馆。而后林远秋就看到,那白须老大夫先是翻开婉清的眼皮瞧了瞧,紧接着去里间拿出一个与香囊差不多大小的布包,然后放在婉清的鼻孔边上晃了晃。

之后,惊奇的一幕出现了,只过了片刻,就见林婉清睁开了眼睛。

“清儿,快告诉爹爹,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

显然,林婉清还有些发懵,她记得自己看到有小贩扛着插满小面人的草把子过来,就想着给家中的弟弟妹妹们各买上一个,可等她走过去还没多久,就很快啥事都不知道了。

“大夫,我家侄女还需吃些药吗?”

林远秋还有些担心,这可是蒙汗药,可别伤了孩子才好。

老大夫摇头,“无妨,只需好好睡上一觉即可。”

得了大夫的准话,几人提着的心总算落到了实处。

回到家后,林远秋便把今日的事仔细与家里人说了。

等得知救人的姑娘就是周兴的外甥女时,林三柱很快记起先前自己想给狗子说的亲事来。

想来正是这位姑娘吧。

再想到她父亲是军中的都教头,那么就解释的通,人家为何会懂些拳脚功夫了。

既然两家没说成亲事,林三柱便没有再提这件事,免得坏了姑娘家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