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反思

唐蕴茫茫然地走回露台,收拾吃剩下来的东西,他的手脚在动,思绪却像是遭遇大堵车似的,乱得一塌糊涂。

就在前几天,他的社交软件还收到了有关向恒集团的推送,在边角部分,有记者对匡继冲和项凌进行了一段简短的采访,照片里,项凌落落大方,仪态得体,十分甜蜜地挽着丈夫的胳膊,犹如新婚燕尔。

谁承想这照片的背后,又是一地鸡毛。

唐蕴始终觉得,幸福是一种内在感受,和外界的评价无关,但项凌的世界显然运行着另一套体系,在向外人展示自己经济实力和御夫之道,得到别人的赞许,才能使她获得幸福和满足。

一旦家庭中有人剑走偏锋,相当于破坏了这套体系,她会运用一切手段来阻止这桩事情发生。

匡延赫是在这样的体系中成长起来的,并且占据着重要的一环,匡延赫自己的想法是怎样的,唐蕴还不是很清楚。

唐蕴曾告知过匡延赫,自己是不婚不育主义者,但匡延赫只表示过不会去相亲,没说过不要小孩。

如果真的像项凌说的那样,他要跑去结婚生小孩该怎么办?

在唐蕴的价值观里,甭管两个人的感情根基是否深厚,举办完婚礼并且拥有小孩就相当于成立事实婚姻,那么无论他和匡延赫怎么相爱,他都不可能再介入到这段婚姻里了。

半小时后,匡延赫上楼了,神情很凝重,坐下后又点燃一支烟。

唐蕴问:“阿姨走了吗?”

“嗯。”

“她有跟你说些什么吗?”

“就催我结婚生小孩儿呗。”

以往这种很扫兴的话题到这边也就结束了,但唐蕴今天打算深入地了解一下。

“其实我刚才在外面稍微听到了一点,你妈妈让你试管生小孩儿。”

匡延赫的视线从法典转移到唐蕴身上,点了一下头:“嗯,见笑了。”

“那你有什么想法吗?”唐蕴问。

什么想法?匡延赫自己也说不清楚。人的思想和时间一样,都是流动的,每个阶段都在变化。

假如唐蕴没有出现的话,匡延赫大概率是会结婚生子的,他之前排斥的是父母的催婚,但不排斥婚姻本身,假设是遇到了喜欢的人,他是想要成家的。

与他同龄的朋友们,有不少都结婚生子了,有时候看到他们发布的朋友圈动态,匡延赫也会想象一下自己的世界里出现一个小孩儿会是什么样子。

他肯定不会像匡继冲那样,对孩子的各个方面进行世俗化的评价和比较,他想要自己的孩子像宠物一样,活得肆意潇洒,成绩不好没关系,事业不顺利也没关系,快乐和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遇到唐蕴之后,再刷到类似的朋友圈,他就没什么感觉了。唐蕴又不可能给他生小孩儿。

露台的烟灰缸之前收起来了,匡延赫抽了张湿巾接着烟灰。

“我肯定是尊重你的想法,你不喜欢小孩儿,那我也不会要。”

唐蕴说:“我是问你自己内心的想法,假如没有遇到我的话,你会想要结婚生小孩吗?”

匡延赫笑笑说:“没有这样的假如了。”

唐蕴之所以让他重新回答,是想弄清楚匡延赫的主观意愿。

因为恋爱对象不要小孩儿而放弃结婚和匡延赫本身就是不婚不育主义者,这两者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的话,看似唐蕴被架在一个很高的位置,备受尊重,然而匡延赫随时都可以抽身说不,后者相对而言,就安全许多,至少在相处的过程中,唐蕴不用每天都担心匡延赫会突然跑路去结婚。

唐蕴在某些细节上是很敏感的,当匡延赫用“没有假如”这样的方式回应他,基本就可以判定,匡延赫本身不是不婚不育主义。

“那以后你爸妈一直催你的话,怎么办呢?”唐蕴对这份感情始终没办法太乐观,“会不会在某个瞬间,你就忽然想要结婚生小孩了?”

“这个问题我刚才已经回答过了,我可以向你保证以后不会乱搞男女关系。”匡延赫的神情似笑非笑,“可你会相信我吗?”

这就又把问题给抛回来了,而且还带着一丝拷问的态度。

唐蕴有点不舒服,可又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这种感觉。

无话可说,他只能告诉自己走一步算一步。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匡延赫都十分忙碌,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都极差。

有时候半夜三四点,唐蕴被尿憋醒,打开灯才发现匡延赫还在书房工作,眼睛熬得通红。

唐蕴提醒他早点休息,但匡延赫只是敷衍地点点头,然后继续忙他自己的事情。

唐蕴试图色诱的方式勾引,但是没起效,匡延赫会按着他的肩膀,把他送回被窝,为他盖好被子,然后说:“让我忙完这一阵可以吗?再过半个月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