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跟我回家(第2/3页)

陆喆便将他送到门口,看他上车离开了才回到办公室。郑海悦正在收拾刚才检查提供的一些材料,见他上来问道:“陆总,郭文诗的助理刚才打来电话,她明天要出差,吃饭能不能改在今天中午?”

陆喆说:“可以,你安排吧。”

“好的。”郑海悦低头继续整理,陆喆则回到办公室换了衬衫。

李致的衬衫对他来说尺码偏大,不过李致一般都穿修身款,他穿着宽松些反而突出了休闲的感觉。但是中午要跟郭助理见面,还是严谨一些好,他便让郑海悦安排一个人去帮他买衬衫。

冲了一杯Geisha,陆喆坐到桌前开始看早上需要处理的事务。郑海悦是一个很得力的助手,不但能准确地滤掉各种不必要的文件和繁杂事项,那些送到他面前的都会在内页夹上手写的注明,提醒他需要注意的部分。

得益于她的贴心,陆喆就算之前没接触过美术馆经营这一块,处理起问题也不会手忙脚乱。一段时间下来,陆喆越来越上手了,不过也有一些仍不太适应的地方。

就比如约谈公事。

流浮美术馆是新馆,还未正式开张,在美术界乃至整个香港艺术区都没有激起明显的水花。即便李致舍得投入大笔资金,但是那些艺术家的眼光都比较随性,金钱往往是最难打动他们的。

之前李致已经邀请了一位画家来参加开馆仪式,后来他跟郑海悦了解情况,原来李致找的是一位青年画家,对方已有一定的名气,但想要撑起美术馆的开馆仪式还是远远不够。

因此郑海悦又收集了十几位李致感兴趣的,又有可能合作的海内外画家,逐一联系对方。其中有几位表现出谈判的意向,郑海悦向李致提过,李致挑了三个名字。

其中有两位分别在台湾和意大利,前段时间李致与那两位通过几次视频,谈得并不顺利。最后一位便是师承国内王琮大师的新派国画画家郭文诗。

这位年仅27岁就拥有不少优秀作品的画家这两年风头正劲,而她所擅长的新中式山水画最近也在内地成功举办了三次大型的个展,反响很不错。据郑海悦拿到的消息,目前西区的另外一家博物馆也在跟她谈在香港举办个人画展的意向。

郭文诗的助理是她姐姐,关于办展这类事件她从不亲自出面,郑海悦与对方约了好几次,对方终于给出了一个准确的见面时间。

对于今天中午的面谈,陆喆提前做了不少功课,都是关于郭文诗的。等他抵达约定的西餐厅后,等了将近一小时对方的助理才姗姗来迟。

看着这位衣着干练,戴着眼镜但神色冷峻的女人,陆喆非但没表现出不耐烦,还起身为对方拉开椅子。

侍应生递上一杯温水,询问是否需要点菜。

“不用了。”女人抬手挡住侍应生递来的菜单,侍应生离开后,她扶了扶眼镜看向陆喆,“陆先生,恕我开门见山,你们给出的条件并不算太吸引。你应该知道V博物馆也在跟我们谈,他们无论是在名气或者其他方面都优胜于你们。”

相较于女人一开口就不太客气的语气,陆喆唇边始终凝着三分笑意,既不冷淡又不会让人觉得气氛严肃。

“你说的这些我也清楚,不过郭助理,你应该了解V的规模,他们最多只能提供一个展厅给郭老师使用。如果郭老师可以参加流浮的开馆仪式,我们会用一整层三个联合展厅来展示郭老师的作品,包括老师早期的一些优秀画作,主题可以是‘过去到未来的无限延续’。”

“你先看一下这份策划案,”陆喆从身旁的公事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递给对方,“这是专门为郭老师量身定制的,除了流浮的开馆仪式以及为期一个月的画展之外,我们还邀请了三家正规媒体来报道郭老师的香港之行,其中有两家已经答应如果可以完成采访,会将郭老师的照片放在当期封面上。”

“至于其他宣传方面我们也制定了一些计划,包括在维港以及西区的部分大楼外墙投放立体的全天候广告,专门制作一个宣传网站。如果郭老师有其他不同的意见也可以提出来,我们随时都能沟通协商,务必让老师这次来香港的行程舒心畅意。”

郭助理翻着策划案的内容,她没有仔细地看,就在陆喆捉摸不定她的态度时,她开口了,语气比起刚才坐下时温和了不少,但说的话还是敷衍:“这份策划案还不错,这样吧,你让我回去跟郭老师商量一下再答复你们。”

“好的,那就静候佳音了。”

陆喆笑着应下,郭助理将文件夹放进自己的公事袋里,也不吃饭了,找个还有事的借口离开。

陆喆将她送到门口,再结了咖啡的账,回到车里才想起自己还没吃午饭,不过看了下腕表上的时间,已经接近两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