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7页)

冯正志十分局促不安,柔软的沙发,被他坐出了个针毡的效果,他不知道自己是犯了什么事才会被找来,总不能是因为他在机器上又加了一个小东西吧?

“安厂长……”他声音微弱。

安夏笑道:“你知不知道我为什么找你来?”

冯正志心中的警钟大响,自己一裹脑的全招了:“安厂长,是我不对,是我不好,我不应该私自在设备上加东西。但是我没有坏心啊,那只是用来提高织布机效率的,可以检查出现的潜在问题……”

安夏点点头:“嗯,这么说,你承认了?”

完了完了完了!

牡丹厂已经完全改制成民营公司,想开除他,是分分钟的事,根本不需要走什么流程。

冯正志想到他的工资,他的奖金,家里的妻儿,还有刚发的冰箱。

悲从中来:我怎么就管不住我这手呢!

安夏看他一副要崩溃的表情,笑道:“有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让其他人知道?想自己偷藏着,成劳动模范,惊艳所有人?”

“啊?”冯正志不解地抬起头,看着满脸笑容的安夏。

安夏说:“我们对你的发明进行了评估,有想法,但创新度还不够,对生产效率提高的程度有限……”

冯正志一愣一愣的听完,耳朵里只捕捉到一句:“所以,奖金的话,只能给你一百块。以后,你要再接再励……”

“一百块?”

“嫌少啊?那你要加油,以后多发明一些更有用,更能提高效率的设备。”

冯正志紧张地进门,晕乎乎的出去。

很快,厂里就贴出通告,为表彰冯正志同志在工作中积极创新的精神,特奖励现金一百元,并要求全厂向他学习。

在通告里还写明了,发明人只负责发明和制造出原型,其他的事情,会有专门人员负责。

无论是维护还是使用,都与发明人无关,再也不需要背负无穷无尽的附加工作。

冯正志拿了奖金,请同组同事一起吃饭,一群人围在桌旁,说说笑笑:“厉害啊,老冯!看不出来,不声不响的就拿了这么多钱。”

“就是,那会儿你不是指天骂地说这辈子你再给厂子做什么东西,你就是狗吗?”

冯正志给自己倒了一杯啤酒:“我是给我自己做的,不是给厂子做的,谁知道就给安夏看到了呢,她眼睛真尖,那么小的东西都给她看见了。”

“她,还有陈勇跟龚伟,经常在车间转的,跟九厂那些人不一样,我都已经快忘记生产主任长什么样了。”

冯正志喝了一口酒:“一个看起来温温柔柔的小姑娘,一开口,吓得我冷汗直冒。她说话的口气,就像我犯了什么事似的,她还没问呢,我就给吓得自己都说了。”

“她可厉害了,你没听说她敢在大领导面前吓唬外商啊?别说外商了,连领导都被她吓得够呛。依我看,她的胆子比男人还大。”

“可不是,真不知道哪个男人敢要她。”

“诶?我要啊!我妈就喜欢利落勤快的媳妇儿。”

“呸,撒泡尿照照吧,就你,呵。”

“干嘛,你想跟我抢?你可没我帅!”

……

鼓励创新的告示贴出来后,极大的鼓舞了工人们的创新积极性,他们除了日复一日的工作之外,也努力寻找在工作中发现的任何可能提升工作效率的机会。

“这些小发明小创造,到底有限,想要大幅度提升,还是得靠整体。”

安夏决定为余化龙他们团队申请发明专利。

不仅是国内的,其他几个国家都得有。

毕竟,人家余博士当初来的目的,就是想搞出个大新闻,然后好申请全额奖学金出国。

只申请国内专利,成绩不够耀眼。

此时国内大多数人根本没有什么专利和版权意识,也没有太多人申请专利。

很快就批下来了。

申请美国的专利时,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本来已经批下来了,但是有一家同时申请美国专利的日本公司发出抗议,说牡丹厂的这个机械臂的构思基础,完全来自于他们公司。

他们说,有一家大陆的公司此前一直与他们洽谈购买合作,为表示诚意,他们便把一些图纸发给那家公司。

就在之后不久,牡丹厂就提交了专利的申请。

证据链确凿,还说不是抄?

余化龙本来为机械臂的成功十分得意,结果听说竟然有个日本公司告状说他抄袭,不由大怒:“怎么就是我们抄他了!我都没见过他们的那些图纸!”

旁边的研究员好言安慰:“现在都讲究一个证据,咱们也没证据说咱们没看过。”

“对,冷静一点……”安夏安慰道,“牛顿跟莱布尼茨同时发明了微积分,也不能说他俩是谁抄谁啊,对吧。”

“要是咱们跟他们完全不一样,那肯定没问题。要是思路流程是完全一样的,那就看谁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