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2/7页)

用来挣名声的项目,得仔细斟酌。

安夏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传说中的义乌。

那里是小商品制造的宇宙中心,美国总统的支持率不用看民意调查,看义乌就能猜个七七八八,哪国皇帝身体快要不行了,义乌的数据比当地医院对外公布的还要灵。

现在,made in a还没有走向世界,全靠一代代的商人点对点的跟人谈。

这一对一要谈到猴年马月去?

总不能都要等个一百年,成了百年老店,才能走出国门。

开发项目计划会。

安夏举起一本厚厚的黄页。

“第一步,我们先把这玩意儿放在网上。”

“给每一个单位做一个页面介绍,再放一两张产品的图片。我们可以卖服务位。”

下面的程序员举手:“做网页容易,要怎么样才能说服企业花钱往我们的网页上放资料呢?”

“是啊,现在上网的人又不多,客户源说不定还没有他们走街串巷来得高效。”

安夏摆摆手:“这是销售的事情,你们只管按要求开发出来。”

做一个真正的商业性质的网页没有那么容易,以前安夏挂在德国大学服务器上的那个,只能叫图片,几乎可以说毫无功能,那个东西只能视为免费的贴墙小广告。

要是那玩意儿收费,就算是败家子也不会愿意付的。

老板的要求就是行动的方向。

软件组内部开会讨论,要从组里抽调人手出来,以专业和精通为目的,完成所有与网络相关的产品。

同时销售部也抽出了人手,组成网络销售组。

以往销售是针对于最终的消费者,而根据安夏的要求,网络销售则更像是一个中介代理商。

此时的网络浏览器,除了蒂姆做的Nexus之外,还有罗伯特ꔷ卡里奥开发的Erwise。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拨号时代网民熟悉的那个船舵图标scape,宽带时代更多人熟悉的微软I Explrer都还没有出来。

安夏对两位早期大神的创世之作都不喜欢,毕竟她自上网开始,用的就是非……

常图形化的IE,再后来除了破学校的破系统必须用IE才能选课,她连IE都不用了。

她以自己对浏览器的认知,大概画了一个产品图,就算现在技术达不到,至少往这个方向努力努力。

网络项目组对安老板的要求感到十分头疼。

就算蒂姆本着分享的精神,把Nexus的源代码白送给了他们。

但是从这个代码,跳到安夏想要呈现的结果。

不能说一点不沾边,只能说毫无关系。

就像山里被人踩出的野路跟高速公路之间的差距一样。

尽管大家都是路,但从技术上来看,隔着十万八千里。

技术攻关是做技术的人难以逃脱的命运。

紫金这两年因其霸道的薪资福利待遇,有幸与IBM等等外企比肩,一跃成为全国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人士的第一梯队雇主。

网络攻关组里各路高人扎堆,他们的思维都是跳跃式前进的,逻辑无缝对接。

他们互相之间能听懂,却苦了另一些人。

一天,安夏收到一封从下面转交上来的辞职信。

想要辞职的是网络组的一个员工范帆,她工作态度非常努力端正。除了完成手头的工作,还主动学习各种新的知识。

组里不少资料都是她搜集来的,组内员工反馈,这些资料对他们非常有用,可以有效的启发灵感。

网络组的组长已经劝过她一轮了,她说要回老家结婚,不愿意留下。

组长实在没办法,又没有理由再留。

便把这件事告诉了安夏。

安夏看出范帆说要回老家结婚就是一个借口,眼神闪烁,说话也支支吾吾的。

“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走?有谁欺负你了吗?”

范帆失口否认:“不是,没有,他们都对我很好。”

她不惯说谎,被安夏三言两语一问,就说了实话。

“安总,我真的太累了,你不知道,我真的赶不上他们的进度。”

“经常开会前五分钟,我还知道他们在说什么,然后忽然就跳去了一个完全不相干的地方,我完全听不懂。

可是他们互相之间都能理解,然后,他们说的事情就越来越远,我连最基础的逻辑都不明白了。”

范帆低垂着脑袋,耷拉着嘴角。

“组长让我们交一些数据的权重规划,我还在用表格算,做分析。他们已经用C语言写出一串bat交上去了。

我算了两天,晚上两三点钟才能睡觉,结果交上去的东西,组长说不行。他们用几分钟交的数据,组长说非常好……”

“我想要追上他们,我天天下了班就学,每天就睡三四个小时,组里聚餐、朋友约我逛街我都不去,可是一年了!

整整一年了,我这么努力,好不容易赶上了他们的进度,可,那只是他们原来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