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3/7页)

没想到安夏反倒是在开席后半个多小时才到。

到了之后,她手里端着一杯香槟,盈盈浅笑,在一个投资基金的大老板旁聊天。

等安夏的第一段对话告一段落,到桌边再端饮料的时候,张总才找到机会,靠过来。

“原来是张总,你好你好,听说你们最近投了好几家不错的公司,生意兴隆啊。”安夏向他举起饮料杯。

张总也举起杯:“勉强还可以,不过,我最想投的,是你们公司。”

“我们公司?”安夏有些惊讶,之前她可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

“是啊,你们公司从成立之初开始,就一直是引导者的身份,而不是跟随,我们相信,紫金公司,未来一定会更好。

想要做大做强,光靠自己始终是慢了一点,需要有一笔合适的投资。你今天来,不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吗?”

那确实,不然来都是投资基金老板的地方干什么,蹭吃蹭喝吗?

安夏对中创的印象只有一份一千多字的材料,安夏没有看出他们投过什么有出息的公司,也没有看出他们的实力。

投资人与被投资人,并非永远都是出钱的最大。

对于一个所有人都认为其前景非常好的企业,那么,投资人才是被选择的对象。

张总:“安总有找到心仪的投资公司吗?”

“正在找,我们公司才刚刚起步,跟国际上的大公司一比,还十分弱小,不好找呢。”

张总笑道:“怎么会呢,我们公司就十分看好紫金科技。”

“中创也打算投科技公司了吗?”

两人关于投资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安夏确定,中创并非良人,居然想要控制权。

开什么玩笑。

安夏露出为难的表情:“这个要求,实在难以满足。我们公司的一切技术开发项目的立项敲定,已经需要通过六个人的评估与审核,已经十分麻烦了,再增加有决定权的人,会导致项目的前期准备时间太长。”

张总一听就急了:“磨刀不误砍柴工嘛,多一个人出主意,多一个人商量,不好吗?”

她微笑道:“可是人太多了,意见就会杂,让执行的人无所适从。如果高层互相之间的意见都不统一,那让下面的人怎么办?总不能先高层开会两个星期,互相说服,统一意见,然后再布置任务吧?”

张总对安夏的话表示不理解,开两个星期的会,不是很正常的吗?

中创经常开一个月的会,最后互相无法说服,然后讨论的事项就算了。

虽然讨论的事情没了,但是这也不算什么坏事啊。万一,做这事劳民伤财还没收益呢?

张总继续努力劝安夏接受中创的投资:“现在除了紫金之外,已经有很多家小公司起来了。

吃了吗的对手有美餐一顿,中国货的对手有淘淘网和亚迅,游戏就更多了。要是不迅速占领市场份额,那市场就会被别人占去。”

“我再考虑考虑。”安夏不想再跟他多废话,要她出让控制权,绝对不可能。

往她的公司里插董事都不可能。

在她身边的人,必须跟她一条心。

见安夏如此坚定,张总不肯放弃:“现在哪个投资公司不需要控制权?对,创始人团队是公司开始的源泉,没有创始人的创新,公司都不存在。

但是公司开始运作之后,就是一个商业体,要考虑的东西很多,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一拍脑袋就可以做决定的。

人少的时候没有关系,人多的话,肯定是要对投资者和员工负责的嘛。”

“何况,像你刚才也说了,紫金科技在国内是很强。但是放在全世界的舞台上,到底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新兴企业。

这些国际投资公司,最重视创始人的资历,或者是投资项目的科技含量。

我记得安总原来是九厂的一个工人?现在紫金用的许多科技也并非原创,而是从ibm,或是日本那边过来的。

当一个商品,没有一个人要买的时候,其它人也不会多看一眼。但是一旦已经有一个人先买了,就会容易带起群体效应。

如果有我们中创先投了,那其他投资公司也会把更多的关注投向紫金……”

赵总还在说,安夏微笑着听,听完了优雅地向他笑笑:“抱歉,我不能接受这个条件,我去补个妆。”

说罢,便拿着她的小手包转身离开大厅。

补妆只不过是一个借口,是一种委婉表示「我不想站在这里听你放屁」的态度。

安夏在洗手间的镜子前,稍稍补了一点口红。

“很漂亮的项链。”旁边一位气质雍容的女士称赞道。

“谢谢,这是我找一位设计师定制的。”

安夏笑盈盈地看着她,等着她下面的话。

今天整层楼,就只有投资基金行业的年底聚会活动,其他人不会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