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第2/6页)

现在一听,才知道,想得太简单了。

此时大多数公司并不具备研发突破性药物的能力,不是买别人的专利,就是稍稍做一点点改动。

根本用不着人工智能协助试错。

药厂的人热热闹闹的来,又热热闹闹的走,一张合同都没留下。

刚送走一个,一个以前就认识的公司老板与安夏联系:“安总今晚有空吗?我约了几个人,其中有几个银行的行长,说想认识认识你。”

公司跟银行之间的关系颇为微妙:

公司需要贷款的时候,公司求着银行。

银行想要拉存款的时候,银行求着公司。

公司想要贷款的时候,银行可能不想放给他们。

但是银行也有自己的放贷任务,不然钱放在金库里是不会自己生出利息来的。

晚上,高朋满座,邀请人向安夏介绍在座的来宾。除了几位银行的行长之外,还有一位客人比较令人意外。

“他是我小舅子姚华,开了一家保健品公司,那个公司的名字叫长生保健。”

旁边的人连声夸赞:“这名字起得好!一听就想买!”

还有某位行长带来的助理酸文假醋地念了一句:“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好兆头,好兆头啊!”

安夏对这个名字的第一反应是……哦?跟高老板抢地的那位啊。

姚华看起来不过三十岁出头,看起来很规矩,很老实,就连笑起来也充满着真诚,让人看着就觉得可信度很高。

他端着酒站起身,说道:“在各位面前,我就是一个小学生,还要各位长辈、领导多多提携。这杯我先干了。”

说罢一仰头,便将二两一杯的白酒喝了个底朝天。

一旁有人忙说:“别喝得这么急,快,吃几口菜。”

姚华放下杯子,对他说:“没事,来之前,我吃了一片金樽护肝片,今天可以敞开喝个尽兴。”

在座的人常年与酒桌文化打交道,躲酒方式大同小异,不是让手下代喝,就是想尽办法假装喝酒,或是表演一杯倒。

可以护肝的药,对他们来说是刚需。

众人都开始关心护肝片,继而又聊到当下的保健品市场,姚华一句话,就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到了自己身上。

安夏对保健品的兴趣不大,便小声与身旁的一位行长聊起了最近的贷款手续、条件和利率优惠的问题。

姚华被一众人围着问长问短,他的眼睛也没有漏……

掉安夏这边的动静。

等安夏跟行长的谈话暂告一段落的时候,他便说:“我们公司的保健品原材料 ,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大山里野生的中药材,土好水好空气好,那里还有个长寿村,村里的老人起码能活到九十以上,一百多岁的也非常多。”

然后,他转头看着安夏:“安总去过,还住了几天。是吧,安总觉得那里怎么样?”

安夏忽然被点名,愣了一下:“嗯,我去那边的度假村住了两天。”

“还有度假村?”有人问道。

姚华说:“对,我们在那里建了一个度假村,打算以后请我们的重要客户去亲自体验一下田园风光。”

“我今天来,也是想跟各位领导汇报一下,这个度假村是股份制的,各位领导如果有需求的话,可以考虑投资。我们非常欢迎。”

“哦?怎么投?”有人表示了兴趣。

姚华介绍道:“就是购买原始股份,度假村是我们公司的一部分。到时候分红,就根据我们厂的盈利来进行分红。”

度假村在山里,地价便宜,盖房也便宜,原始股的价格也极其便宜。

分红却是按保健品厂的盈利分红?

那岂不是买棵大白菜交给厨师,然后免费得到了开水白菜?

安夏一瞬间就反应过来,请各位行长投度假村的股份是假,事实上,就是用分红来贿赂他们。

席上还有人没理解,对山里的度假村的盈利能力表示怀疑,担心会反过来影响药厂的盈利。

姚华笑道:“还有其他几位领导也投了我们度假村,他们亲自去考查过,说那个地方确实需要发展,他们会为长生保健品提供充分的政策扶持。以后我们厂的盈利情况 ,完全不是问题。”

话说到这个份上,要是再不明白,也就不配坐在这个酒桌上了。

众人心照不宣地笑笑,一起「为提高山民的生活」而喝了一杯。

姚华转头看着安夏,笑着问:“安总要投吗?”

那个所谓的度假村,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往外送钱。

不管那个度假村实际上是一片青青草地、鱼塘。

哪怕是一块坟地,也不会影响这个属性。

“我?”安夏笑道,“那个度假村有多少股?姚总……够分吗?”

她与姚华非亲非故,药厂也没有什么求着她的事情,完全没有必要把一份好处分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