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2/3页)

原始的传输记录证明,长生药业一开始传过来的数据,就有三分之二是重复内容。

安夏查看了数据的创建与修改时间,点点头。

有铁证在手,杜绝长生药业将来出了问题甩锅给紫金科技的可能。

安夏不无悲哀的想起一件往事:有一天中午看见自己的上司刚打开外卖盒就跑了。

他说要去参加一个会议,会议内容跟部门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但是跟部门业务链上的下游部门有关系,他必须去,避免那个部门有什么事情没做好,然后甩锅给自己部门。

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事,必须第一时间有人站出来说出真相。否则在老板的心中,导致出错的原因就是他们部门了。

再解释都没用,老板的潜意识里始终会有一个概念:就是他的错!

这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用名词——首因效应。

安夏本以为自己做了老板可以摆脱这种事。

没想到,她确实不用跟公司内部撕了,改成跟合作方撕。

安夏无声地叹了口气,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到哪里都逃不掉。

“现在怎么办?”刘杰向安夏请示。

还要继续做吗?

要通知长生药业吗?

长生药业现在言必称——“我们公司与紫金科技深度合作,使用最新科技人工智能技术对药物进行筛选。”

如果将来这药出了什么问题,吃死人了,或者别的什么事情,长生药业说是在紫金科技做的配对试验。

那紫金科技还得被卷起漩涡里。

到时候就算拿出证据,只要眼睛不瞎,稍微花点时间,就能看出数据有问题。

到时候怎么跟人解释?

“我们紫金科技的数据中心用自来水喷淋,我们的人工智能团队的人对数据检查都不检查,闭着眼睛就开始跑配对。”

但凡给真ꔷ人工智能加一道检查程序,也犯不了这种错误。

何况是万物之灵的人类中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还进了动不动就吹自己是高科技的紫金员工。

对紫金科技来说,最稳妥的方式是跟长生药业说一声,而且要以留痕的方式通知。

紫金的人工智能配对结果只是给药厂的研发人员节省时间,而不是说他们的工作都可以由人工智能代替。

申请批号,向医药监管部门提交的材料,还是要有研发人员做,使用错误的数据申请到批号。就像自己编的数据发了论文一样,谁编的谁负责。

所以,这多出来的六万个数据是……

哪儿来的,是经办人为了骗长生药业的志愿者补贴,还是为了某些负责招集志愿者的人骗营养费,还是长生药业自己想骗别的什么东西,安夏一丁点都不关心。

负责与长生药业对接的员工在「鸿雁」上发送数据截图,并告知数据重复的事情,对面显示「已读」。

长生小张:“我们会查的。”

紫金小戴:“数据还跑吗?”

长生小张:“先不用跑了。”

对话到此结束。

安夏站在小戴身后:“这段对话记得截屏、保存,千万别丢了。”

“是!”

反正是按项目结账,不跑?不跑也是要给钱的。

正好还能省点电费,给员工减点工作量。

经此一事,安夏觉得黄兰兰确实值得好好培养,有天赋,也细心,她叫刘杰多照顾点,看看黄兰兰到底适合做她喜欢的产品经理,还是适合做老天追着赏饭吃的测试。

凌晨,电话会议结束,大家都舒了一口气。

“要去吃点东西吗?我知道公司旁边有一家店还开着,我请客。”安夏说。

“好!”老板请客,不狠狠宰一顿那还是打工人?

等到了地方,众人陷入沉思。

这是一家小吃店,卖包子、面条、馄饨以及等等,本来的营业时间是早上六点到晚上十点。

后来紫金科技入驻旁边的大楼,半夜三更不睡觉,还要出来觅食的夜猫子陡然增加了几百人。

为了给紫金科技的家人们提从更好的服务,为了给打工人的孤寂深夜提供慰藉,为了爱与理想……还有每天能多出近一百元的纯利润。

老板毅然决定延长营业时间,众所周知,熬夜不好,所以他选择直接通宵。

自己和老婆分别管十二小时,晚上没什么人,连小工都不请,不然请小工还得给钱。

一队人浩浩荡荡走向小吃店,黄兰兰惊讶地问:“老板,你不是中午就在的吗?怎么现在还在?”

小戴惊叹:“老板难道被卡进死循环了?”

另一个程序员已经开始想触发原因:“一定是fr后面没有跟数据。”

老板听不明白他们说什么,单纯回答了黄兰兰的话:“我老婆感冒了,有点发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FOR后面没有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