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3/7页)

安夏在「中国货」销售平台上看到一条消息:“我是不是看错了!英特尔、ibm和甲骨文要向我们买一万把喜庆键盘!”

一时间,群里一片欢腾,再仔细看,是他们的员工要组团购买,联络人:邓杭生。

安夏:“他可真厉害!”

不愧是立志要搞usb的男人,果然是即插即用,这才去美国几天啊,居然已经跟三大公司的员工都勾搭上了。

趁着邓杭生述职的时候,安夏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邓杭生解释说:“硅谷有个技术论坛,各个公司的程序员都会去,我就把那个动图发上去了,别的什么都没有说,他们看了都说想要。”

“挺好,他们怎么没想着在美国的工厂定制?ibm自己不就是卖设备的吗?”

“贵啊,加上运费,从中国买也便宜好多钱。而且最近工厂又在闹罢工了,算下来,从国内运过去的时间比等他们还快一点。”

喜庆键盘是一个完整的键盘,利润比只卖键帽要高出不少。

不过键帽也没有受冷落,单键帽的价格比较便宜,就连普通城市中等家庭的小孩子都能买得起。

不少消费者买了喜庆键盘,又下单两三套喜欢的键帽,随心情替换。

各大电脑城里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有些小作坊企图仿制,但很快放弃了,他们仿得了键帽,仿不了搭配的插件。

每套键帽都附有不同的插件激活码,与主板的mac码绑定,用过一次就作废。

以及键帽上的那些精巧设计,小作坊也仿不了。

比如黛玉葬花的锄头,小作坊做的就只能是个死物,动不了。

最后的收入算下来,喜庆键盘,勇夺头牌。

公司里为外设组的开门红而欢呼。

公司外也因为国外it公司员工都要向紫金买键盘的事情,而高呼国货站起来了。

只有焦河山有些郁闷。

无论是从销量,还是利润看,喜庆键盘都一骑绝尘,别说中国人了,就连外国人都在买,一万把?那是第一份订单,后面别的国家也有下单的。

他不禁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觉得自己一个美术科班出身的设计师,怎么会不如一个自动机械专业、做人体工学的员工。

审美的差异性在他的沮丧原因里,只能排第二位,第一位是来自于小蔡的自信,是他根本就没有的。

以前他觉得自己很有敢拼的勇气,跟小蔡一比,他可差太多了。

不然他也不会在那家公司里待那么久,遇到不合理的事情也选择退让。

要不是因为遇上了邓杭生,先得到了内推的机会,面试完了确认会被录用,他现在肯定还在那个公司里待着。

午休时间到,关了灯的办公室里一片寂静,焦河山心事重重的去空中花园,想走几圈散散心,刚进去发现安夏正在那里,手里拿着一杯咖啡,凭栏远眺,不知在想什么。

焦河山刚想退出,安夏发现了他,笑着说:“正想找你呢。”

安夏对外设组的第一仗十分满意,夸了他几句,却发现焦河山有些心神不宁的样子。

她笑道:“怎么,还嫌赚得不够多啊?一开始不要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我还没给你压力呢,你别抢着让自己紧张啊。要不,我现在就给你加指标?免得你白紧张。”

“诶?”焦河山赶紧摆手。

“开个玩笑,没这么快。怎么啦?愁眉苦脸的样子?”安夏一脸关切。

如果是以前公司的老板,焦河山只会用家里有事之类的借口混过去。

但是安夏却不会让他有一种说实话的冲动。

安夏每次听别人说话的时候,都十分专注认真,而且还会开玩笑,大多数时候她在办公区域走动,脸上都带着非常开心的笑容,好像随时都有特大喜讯要宣布一样。

跟他以前那个秉承着「上位者就要高深莫测,喜怒不形于色」的老板完全不一样。

即使不指望她解决,也觉得说出来会更舒服一点。

焦河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跟安夏说:“这次的喜庆键盘,是蔡恒一个人设计的。”

“本来就是一个小主题,没必要很多人一起参与啊。”安夏不知道焦河山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替下属请功?

虽然卖得不错,不过,倒也不至于专门有什么奖励,最多年底绩效给好看一点呗,给绩效这事,焦河山自己就能说了算。

焦河山又继续说:“本来我们都觉得这个设计风格很土,是他坚持要做,还说自己出钱打样都可以。”

安夏越发困惑,刚才像请功,现在像告状。

“本来我说设计键盘,是您说,只要设计键帽就行了。所以我们的思路也都在键帽上,他坚持设计全键盘。”

安夏眨眨眼睛,心想:这是在怪我瞎指挥??

这个前情提要的铺垫不仅过长,而且产生了三种不同的态度指向,安夏不在乎他怪自己瞎指挥,他们自己没想到键盘灯,只对键帽上做功夫,本来就没必要搞全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