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出发,去玩,啊不是,……(第3/3页)

老板娘把菜都处理好了,后面的事情就交给大厨处理。

“没想到你们这里也能扫码支付?这里有上网的地方?”安夏跟老板娘套近乎。

这个小破村什么都没有,只有一条318国道横在中间,整个村子就一个饭店,看那规模,就是给各种路过的司机停车休息吃饭的。

连菜单上的食物都是烹调速度很快的管饱食物,包括刚刚在新疆兴起的沙湾大盘鸡。

老板娘摇摇头:“没有。”

“那你这个鸿雁码是在哪里申请的?”

“在家,我们不是这里人。”

原来老板娘是四川人,跟丈夫一起过来开饭店,五一开门营业,十一收工回家。

“一年就挣半年钱啊?”有司机表示不解,这哪够。

老板娘说每年都有人从四川出发,一路磕长头进藏朝圣,绕布达拉宫,绕羊卓雍措,绕冈仁波齐……这个小村是他们的必经之地,赚得钱还是不少的。

大概安夏的脸一看就是老实人,不会听说赚钱就跑来开店跟她竞争,老板娘也大方地告诉安夏:

这些藏地的圣山圣湖都有人设,有人设就生日,在它们生日的那些年份,去绕的人功德会翻倍,所以平时去的人就更多。

“上次冈仁波齐生日,赚了二十多万。”

看起来鬼都不来的地方,夫妻两人小店。五个月,二十多万,别说司机,连安夏都震惊了。

跑长途比较危险,司机身上能不带钱就不带钱,消费差不多的店,能用「鸿雁码」的店更受欢迎。

老板也怕路上带巨款不方便,于是,他们在家里就申请好了商户收款功能。

安夏跟老板娘欢快的聊着他们在这里的生活,老板娘很骄傲地拉着安夏去看她种的各种葱蒜韭菜等等各种绿油油的菜。

这里用水不便,要走两百多米挑过来,老板娘以其朴素的思想,自己想出了「滴灌」手法,往土里插了根管子,直达植物根系。

老板娘还种了一些不能吃,只能看的花。

她说这是她的个人爱好,只可惜带不走,放在这里又无人照顾,冬天就死了,每年就只能带一些新的过来。

“现在有一种全自动家庭小暖房设备,还能通过摄像头看见花的种植情况。”

说到自己公司的东西,安夏头不晕了,胃不疼了,整个人都精神了,她还想推销更多的东西,只听见厨房里一声:“上菜喽……”

陆雪搂着安夏的肩膀,把她给拉回饭桌:“多少吃一点,不然胃痛。”

再往前,路况又变好了一些,不是指路变成了柏油马路,而是变宽了,而且明显能看出来,这边的路常有人维护,土路归土路,很平整。

完全不像前面县与县之间的道路,鸡蛋都能给摇均了。

本地公司请来的向导告诉大家:“前面就是竹卡兵站了。”

众人恍然大悟:“难怪。”

“这是川藏线的兵站里气候条件比较好的兵站了,汽车部队进出藏都会在这里住。”

看得出来,条件确实不错,还有柳树,在风中一荡一荡,颇有几分情调。

安夏看着兵站附近的环境,深刻感受到:在紫金公司里,已经是200X年。在大城市里是1993年,这里的基础设施水平最多1960年。

有一队汽车兵正准备出发,一个小兵叼着一个馒头,手里还拿着一个馒头往怀里揣。

里面炊事兵大声嚷嚷:“就拿一个?”

“够啦,到荣许再吃!”

“荣许那个##?%&,做的菜能有我做的好吃?!”

“嘿嘿嘿……”

安夏抬头看天,半边天空晴空万里,半边天空阴云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