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再修一个数据中心(第2/4页)

最终剩下的,除了已经布局过的西南,还有一个位于北方的城市:乌兰察布。

安夏去过乌兰察布,但没完全去。

当时她在山西旅游,想起一首歌「哥哥你走西口」,本着来都来了的精神,走了一趟当初人口大迁移的路线,从山西的右玉拐了个弯,经杀虎口,进入乌兰察布,然后没发现有什么好玩的,吃了一顿羊肉就走了。

“小看它了。”安夏扬起眉毛。

她调取乌兰察布的信息,发现这个城市今年将一条路改造成「皮件一条街」,又是免税,又是提供优惠房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

虽然跟IT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说明这里的领导层很有想法,并积极实践。

当地管理者有主动的意愿,很多可丁可卯的事情,就会比较好办。

安夏查了查现在的地价,很好,很强大。

人工智能进一步展示更多的信息,年平均气温十分凉快、到首都很近,才三百公里。

这不就是沪宁之间的距离么,可以可以。

安夏按下电话:“让白雪松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不多时,白雪松便来了,他的腰板挺得特别直,整个人就像一根标枪。

白雪松是新近提拔起来的数据中心负责人 ,今年三十八岁,从十八岁开始干消防,干了整整二十年,从最基层干到大队长,然后离开,今年刚来到紫金数据中心工作。

自上次云间市机房出问题之后,他接替了运维负责人龙运的一部分工作。

龙运只管机器本身,包括机器的温度和内部程序。

白雪松负责数据中心的其他所有,包括建设、销售,以及增值业务的扩展。

“雪松,我打算在乌兰察布建一个数据中心,你有什么想法?”

白雪松站在地图前,仔细调取了所有数据,包括历年草原火险相关数据,他回答:“从现有数据上看,这个地方很适合。”

安夏点点头:“好,你去看看吧,如果可以,就跟他们谈谈,我们在那里建个数据中心。”

“是。”

安夏忽然笑起来:“记住,机房不要搞喷淋。”

“其实,他们那个机房搞喷淋,也许是有别的考虑。”

设计院的消防标准是可选的,自动能喷出来的选项就只有气体七氟丙烷和自来水喷淋。

七氟丙烷有一定的毒性,要是自动喷口往外喷的时候,机房里正好有人,那这个人就有中毒的危险。

喷自来水就不会。

白雪松说:“他们当时设计的时候,可能考虑的是人身安全,而不是服务器的安全。”

原来如此,安夏了然。

自来水泼一头,最多也就是洗个澡,只要没淹成电影《生化危机》里的那个动静,比起七氟丙烷,确实是安全的。

把人命放在第一位是没错啦……可是服务器也很无辜啊。

安夏对白雪松说:“既然如此,你出个方案,看看能不能做到即不伤人,又能保住服务器的安全。”

“是。”

等白雪松出去,安夏忽然觉得自己刚才说的话很熟悉,不就是她自己最讨厌的「即要……又要……还要……也要」句式吗?

安夏站在地图前,看着唯一亮着的乌兰察布,自嘲地笑笑,这就是传说中的「人总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吗。

晚上,安夏去了一个企业家聚会,各行各业的都有,也有建筑行业的。

她向一位建筑行业的大佬问了一下现在盖房子的行情,价格、人工之类的。

建筑大佬的嗅觉非常敏锐,马上就问安夏是不是又要盖新楼了。

安夏笑笑:“有这个计划,还没有定。”

“是建什么?还是数据中心吗?”

“对。”

“那你找我肯定没错,我们公司给IBM都做过机房,绝不会犯用喷淋头的错误。”

安夏笑着摇摇头:“你们的消息真灵通。”

“嗐,谁不知道啊。”

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那次机房进水的事。虽然没有给客户造成什么损失,不过已经成笑柄了。

安夏当然不能让人白白给笑话了,她说了关于自动消防对员工关怀的问题,把公司的层次稍稍给拔高了一下。

“当然,经过这件事之后,我们也考虑到应该可以做到生命和财产两手抓,现在流程已经调整,以后不会再出现类似的事情。”

说罢,安夏优雅地饮了一口葡萄酒,从容一笑,就好像一切尽在掌握,那自动喷淋的主意就是她拍板的一样。

不管出自真心还是假意,一旁众人听了,都盛赞:“安总真是个好人啊。”

“商界有你这么善良的人,真是难能可贵。”

几位建筑行业的老总听说安夏有意要再盖新楼,便凑过来混脸熟,热情地向安夏说盖房子的各种须知。

什么水泥标号、钢筋粗细、砖头质量,还有地基深度之类的,说来说去也没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