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任老板,你也不想输给……(第4/8页)

义乌人少电话少,北上广深电话多。

义乌不在乎两分钟还是半小时,北上广深在乎。

交换机一死,不是电话打不通,就是通话中没声音,或是直接断线。

对于那些动不动就「我一分钟百万上下」的大老板来说,两分钟还能忍忍。

要是重要电话打了半截突然断气,中间要隔半小时,能把他们给急死。

此时北上广深的程控交换机主要由贝尔公司把持,任总的计划是先走偏僻地区,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安夏则觉得他完全可以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贝尔的人工成本贵,负担随时响应的运维工程师队伍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以及,由于前期各个单位都订贝尔,它家工厂的产能跟不上,订单已经排到明年,急着要订的人也只能等。

最重要的是,贝尔出现了一个设计时没想过的问题——供电。

中国电压220V,贝尔为中国设计的设备参数也是220V。

万万没想到,供电竟然如此不稳定。

需要稳定电压的电器,此时就悲剧了。

贝尔给设计的使用范围是180-250。然而,此时国内电压掉到170V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电灯忽闪忽闪跟闹鬼似的,大功率电器直接烧毁。

大家心知肚明,他们不怪贝尔,只怪电业局是傻逼,收了电费不干正经事。

不怪归不怪,但是设备不能用也是现实问题。

最要命的是,这不是设备本身故障造成的,不属于保修范围。

修要给钱。

任总他们是本土企业,开发人员都知道国内这几年供电问题很糟。

于是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这一点,让自家设备的电压范围降到170V-250V,就算供电不稳,也能让交换机摇摇晃晃的活下去。

产品好、宣传到位,再加上已经有了一个成功案例,打电话来任总公司问产品的越来越多。

总机的业务忽然就忙了起来,业务部门的桌上,人均两个电话。

整个房间里,电话铃此起彼伏,业务人员忙得不可开交。

然后,安夏又来了。

“任总,我说得没错吧,你们的业务肯定会突飞猛进。”

她的下一句话是:“业务部来得及接待咨询吗?”

不用问,当然来不及,现在为了保证不漏掉每一个客户,业务人员经常一心二用,两只耳朵听两个电话,思路来回接换,压力很大。

“你们公司不会又开发出什么系统了吧?”

“有,可视总机升级版。”

这个升级版的甲方,其实是紫金游戏,玩家越来越多,咨询和投诉越来越多,他们也招架不住。

借着任总的东风,他们在旧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需求:在线聊天,以及人工智能回答。

在线聊天借助「鸿雁」系统,只要屏幕够大,可以同时跟20个人聊天。

对于一些常规问题,比如关于简介和数据,都有模版,可以直接复制粘贴,省了很多打字的时间。

人工智能回答也相当于知识库,听到电话里的人问到模板上的问题了,就可以放人工智能的声音。

人类连续八小时说话,中间就算能歇两三次,每次十五分钟,三个月不到,也能达成「咽喉炎」成就。

能让嗓子歇会儿就歇会儿吧。

试用了几次,业务部对人工智能语音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或者说是客户们,觉得活人和听着就特别虚伪的人工智能声音交杂在一起,感觉不太好。

“我们有真人声音。”安夏说,“是人工智能模拟真人的语气和语调,不过要加钱。”

“加!”任总一锤定音,之前那个犹犹豫豫,觉得自家这个小破屋配不上皇宫装潢的任总豪横了起来。

就算有系统的加持,业务部还是不堪重负。

于是,任总又进行了新一轮的规划,他调了一些人,做基础的工作,也就是在客户进来问问题之前,先了解客户的应用场景、需求,然后再转交给业务部门,让他们可以快速响应。

安夏还留在深市没走,正好帮忙培训这批员工。

说好早上八点上课,安夏七点五十进机房的时候,发现这批员工已经在了。

而且他们对系统的操作十分熟练,不像初次接触。

安夏一打听,才知道他们之中,最早的一个早上五点起床,六点半就已经到了机房,然后开机,自己先把系统看一遍,所有的功能都熟悉了一遍。

其他人最迟七点十五也已经到了机房,本以为自己是第一,没想到是最后。

第一个到机房的王者,就是安夏那天看到的端水行政文员,被任总骂哭的那个。

见别人叫她「孟小姐」。

孟小姐学得分外认真,有问题就问,自己还会想出许多标准手册上没有,但可以提速的操作。

他们连中午都不休息,飞快的扒完盒饭之后,又坐回电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