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组织反倾销调查的反诉……(第4/7页)

法务团队被安夏说得热血沸腾,立志干出个样子来。

贸易相关的案子也需要收集证据,需要收集的不比凶杀案少。

搜集这些证据的工作都由紫金法务团队负责,他们搜到的任何一条证据可能都是驳倒对手的重要信息。

安夏对他们说的话,让他们在琐碎的工作中也保持着积极主动的精神。

安夏在美国媒体前的「巡回表演」已经达到了应该达到的效果,再往下多说也没有意义,安夏最后以「接下来不会再接受任何采访。直到法律给出公正的结果」为由,做为最后一次媒体发言。

在美国的工作都交给了斯岳和SC - GDLSK事务所,安夏回到国内。

国内大多数媒体的报道是偏向于:勇敢应对不公平待遇的女强人。

当然也有另一些不同的声音,认为花这么多钱没意义,中国市场这么大,为什么不能在国内发展呢?

安夏就是脑子发热,拿全公司的钱烧,就为了出自己一口气,是作秀。

太自私,不考虑员工。

拿这么多钱打官司毫无意义,拿来发给员工当奖金也好啊。

有财经杂志采访安夏的时候,问到这个问题。

安夏回答:“按这种说法,我国参加抗美援朝就是脑子发热的行为。隔壁打仗关我们什么事,对不对?

说这种话的人就是投降派,搁古代就是还没打仗就忙不迭的送公主和亲,割土赔款。

我不知道这话是谁说的,如果知道是谁的话,建议查查他的身份,说不定是外国间谍。”

“听说你给律师事务所的提成是四六,六成是给他们的,你觉得付出这么多,真的有意义吗?”

“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安夏说出前两年热映的影片《大决战》中的名句。

“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一步退,步步退,今天你忍,明天我忍。很快,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是好欺负的,都是软柿子,看见中国人就要欺负。如果不想被欺负,就要付出很多代价。

谁也受不了隔三岔五被关厂调查,伟人说得没错: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安夏回国后三天了,都没有见到陆雪,他在别的城市,与十九家被起诉倾销的企业沟通,希望他们能积极应诉。

然而,被安夏说中了,十九家企业之中,有三家听说自己被起诉,第一反应:

哦,那我们不卖美国呗。

什么?应诉?应诉是不可能应诉的,就继续在国内苟着呗,要不卖卖东南亚。

剩下的十六家中十家打听了一下应诉的价格之后,也当机立断放弃。

“不是我们不想应诉,给美国商务部的保证金就要六百万,请律师团起步要两百万,我们公司一年的利润还没这么多呢……打完官司,我们就要喝西北风啦。”

还有六家也在犹豫,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拿出几乎是注册资本的50%-70%来干这件以前从未有一家中国公司干成的事情。

只有傻子才以为商人会无脑冒险,冒险的前提是有好处。

如果反诉成功后能一次性得到比律师费高很多的钱,他们当然愿意冒险。

但是他们连销往海外都是今年刚开始,他们并不知道未来能得到多少好处。

与不确定的收益相对比的是肉眼可见的支出,应诉反倾销要烧的钱不是烧完一笔就能完事的,肯定得好几年。

澶渊之盟,印在历史书上的时候,骂宋真宗短视者众。但是真轮到自己头上的时候,谁敢赌?

陆雪知道企图说服这些公司的成功率不高,他们有现实的难处放在眼前——钱!

他决定转而说服这些企业所在城市的政府,是否可以给予反倾销应诉企业一些补贴。

各地区财政情况不一样,但是要人掏钱出来的时候,人类的心态是一样的,首问第一句:凭什么?

总不能说为了公平与正义吧?

过于空虚的大话空话在落到实干的时候,毫无意义。

历代最好用的宣传口号有古代的「闯王来了不纳粮」,有近代的「打土豪分田地」。

都是能实实在在看见利益。

陆雪说了很多,但是要出钱的部门并不想搭理他,就凭你上嘴皮碰下嘴皮,就想让我们实打实的掏钱,哪有这么好的事啊?

商务部跟各市并无隶属关系,陆雪也不能拿着刀按着他们的脖子要钱。

要是十九家没有一家应诉,就等于今年出海的IT企业除了紫金科技之外,全部铩羽而归,不战而降,那可真是……奇耻大辱。

陆雪郁闷坏了,就连外交口子遭遇的各种不幸故事,都不能安慰他受伤的心。

就在他愁得吃不下睡不好的时候,接到了安夏的电话,隔着话筒都能听见安夏精神十足的声音:

“小雪雪,你的工作进展怎么样?我回国好几天了,你还不回来,是不是在外面跟什么野男人野女人缠绵,忘了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