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四大天坑之材料(第2/3页)

瓦良格在大连蹲了四年没动静,给游客当旅游景点「卡卡」的拍照,并不是中国吃饱了撑的想藏拙,想麻痹敌人,在下一盘大棋,原因其实很简纯……搞不到能用来修理瓦良格号的特种钢材。

1980年的时候,中美正处于蜜月期,美军允许中国代表团上去看看。

但是技术不露底,也不让碰,代表团为了看清所有细节和构造,几乎走遍了所有的操作室。

肉眼所及之所所有能看到的,他都强行记下来,最终留下了年迈的刘将军身体拼命前倾,踮起脚尖,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船体,嘴巴微微张开,恨不能把整艘船抱走的那张照片。

他们已经很努力了,但肉眼能看见的东西毕竟还是少数,航母用的钢材是什么材料,为什么能做到十余年不被地球磁场磁化?

眼睛看不见。

别说这个钢板的具体比例,就连里面到底有哪些合金,是不是添了金属之外的东西,都不知道。

紫金的无人机也只能凭着当时的一摔一砸,稍稍测出一点比1980年代表团所知多一些的数据,分析一下这些钢材能做到什么程度。

好消息是,这些分析并非一无是处。可以在采购特种钢材的时候,仔细验货,别让人用不达标的钢来混水摸鱼。

坏消息是,目前这种特种钢材只有俄罗斯和美国有,就连瓦良格老家乌克兰都没货了。

以中美现在的关系,去买是不可能买了。

只有找到老大哥的转世体聊聊。

老大哥当年号称「钢铁洪流」,钢铁生产技术,还有整体的技术都是没得说。

紫金科技的无人车、无人机、还有风力发电场需要用到的一些轴承钢材之类的,非常需要这种高级货。

特别是风力发电场,安夏特别为它发愁,没风它不转发愁,风太大它疯转也发愁,风车叶片断了、或是再可怕一点,整根折了,就是近百万的损失。

负责生产风车的拖拉机厂已经很努力了,一直在努力琢磨技术提升。

可是光有技术,没有材料也不行啊。

安夏决定找俄罗斯那边随便买个特种钢的配方过来。

本以为这是很简单的事情,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又不是要签长协合同,不至于还要搞得跟必和必拓一样,拉同盟、斗心理、玩间谍战。

结果是她想得太简单了,航母特种钢是俄罗斯的最大骄傲,全世界只有它和美国有实力生产,成品钢可以有,配方绝对不可能。

哪怕安夏说,她不是要买来军用,就是想做风力发电厂,还有无人驾驶车都不行。

老毛子一根筋,认定了这东西,就是只能卖成品钢。

安夏决定去跟毛子谈谈。

谈生意之前,她去了几个大学的材料专业,打听打听如果有成品钢在手,逆向分析出里面的成份的成功率。

此时刚好新生军训结束,食堂旁边的林荫小道上摆着许多摊位,仔细看是各个兴趣小组,或者叫做「社团」,他们在招新。

有个摇滚社团的卖点是「我们有英俊的师兄和美丽的学姐,点亮你的青春」。

1994年是华语摇滚史上最光彩夺目的一年,自认时髦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对摇滚兴趣十足,摊子旁边围了不少人。

一个社团干事手里拿着宣传单,热情地拉新入学的师妹:“你们是材料专业的?巧了,我们好几个师兄都是材料专业的!你们还不知道吧,材料专业说是很吃香,其实好单位都要男生,能进去的女生,都是随军家属。来我们社团吧,兴趣有了,对象有了,连工作都能保证有……”

安夏听了直皱眉头,对旁边故作深沉的十九二十岁的小男生也没兴趣。

如此年轻摆出看透世事的模样,就很有一种「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感觉,小朋友就应该有小朋友的样子,还是陆雪正常多了……

安夏又想起初见陆雪时,他那阳光灿烂,见人未语先笑的模样,便忍不住勾起嘴角。

她向摆摊的小哥打听材料专业的大楼位置,与约好的王院长见面。

教授与她简单说了几句:有成品钢不一定能倒推出来配比,因为有的微量元素真的太微量了,仪器测不出来,但是它又真的很重要。

安夏表示明白,不管怎么说,有成品钢总比没有成品钢强。

借用周星驰电影里的一句话就是:有,九死一生。没有,十死无生。

安夏谢过教授,心事重重地从楼里走出来。

又路过那个招新的摊子。

这会儿快要到吃午饭的时间,那条街基本都空了,那个摊子旁也只剩下了安夏当时问路的那个小哥,他在整理刚刚收到的大量报名表。

看见安夏,他很热情地挥了挥手:“找到了吗?”

安夏笑着点点头:“嗯……”

“你找教授是想提前选定硕士导师吗?”小哥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