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4/6页)

但是,败就败在这些东西都是藏起来的。之前外头公厕发现的那一批黄金,就是这样导致没了的。

还有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比较分散。之前拿出来不好出手。但这次回来,孙筱柔准备把东西弄出来。

只是有点可惜。以前怕东西被收缴而藏起来。现在看这局势,收缴后再返回反倒是更加光明正大了。

孙筱柔需要钱,需要跑关系。尽量把自家平反的事情落实下来。

腊肉焖饭的香味,不止勾得孙筱美流口水。

在院子里打蜂窝煤的大人们,一个个闻到后,都觉得手脚没力,肚子咕噜噜叫个不停。

有些孩子已经跑到顾家的厨房门口,蹲在那盯着正在闷着饭的大铁锅。

“哟,这是闻到香味啦!”

楼解放帮忙做好饭,就搬了张小板凳坐在那看火。

蹲在最前头的邱向勇乐呵呵地点头:“对对对,好香!叔能给我们尝一口不?”

邱家跟何玉燕家关系好,楼解放这个时常过来的人也是知道的。

听到这小子喊他叔,气得笑骂一句:“你小子说话不好听。哥我不乐意给你弄吃的。”

邱向勇一听,哇哇叫:“我是圆圆丹丹的大哥。她们喊你叔,我自然也要跟着喊叔的。”

何玉燕从堂屋出来,正好就听到这话。乐得哈哈大笑起来。

要说这辈分确实听着有点乱。

她跟顾立冬喊隔壁邱家的当家人邱叔、江婶子。跟邱向花、邱向勇姐弟两,自然是平辈论的。

她家两个娃儿,按理应该叫邱家姐弟姑姑、叔叔的。结果,两小从小就习惯喊姐姐、哥哥。

然后,邱向勇这还不到十五的半大小子。就跟着自家娃儿,喊楼解放叔叔了。

听到何玉燕的笑声,楼解放一脸委屈样儿:“嫂子,你别笑话我了。”

邱向勇看到何玉燕出来,立刻上去就问:“何姐姐,我能尝一口你家的饭吗?”

“吃啥吃?咱家也有!

邱向花跟着从屋里出来,听到弟弟这不要脸的话,立马把人给拉了过去。

这些个来回,让坐在小板凳上的楼解放看得笑起来。

笑过之后,他挺羡慕这姐弟两的感情好的。

他家兄弟几个,就没有这样关系好的。大家表面上笑眯眯,背地里恨不得算清楚谁多吃一粒米。

就这样的家庭,楼解放是恨不得远离。

快乐的相聚总是短暂的。

饭焖好后,大家坐在一起吃饭说话,时间很快就接近晚上七点。

送走了两位兄弟后,顾立冬回到家里,忍不住叹息:“这两人啊!听说最近家里又在催相亲了。”

临近年关,催婚成为了家家户户的日常。

别以为只有后世才会催婚。这年头同样会催婚。而且催婚还不止父母亲戚。像单位的领导、同事、单位妇联的大妈们。一个个都会关心大龄青年的感情生活。

只要超过二十还没对象,就会热心地帮忙介绍对象。

当然,这年头的介绍人大多靠谱。不会像后世那样,做个团购的团长,介绍人就吹嘘是开超市的。开个烧烤摊子,介绍人就吹嘘开餐馆的。家里养两只鸡,介绍人能吹出开养殖场的。

不过,这个靠谱也是相对的。

比如,无论是楼解放还是夏自强,两人的原生家庭都相当奇葩。

很符合何玉燕穿越前看过的那些年代文小说。当然,这两人不是主角。而是路人甲的那种炮灰级别。

“他们今年应该25了吧!要不等明年看看?”

明年市场开放后,说不定大家的日子都会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身边圈子小,家里又这样奇葩。还不如等以后看看。最起码,可不能让未来对象,面对那样奇葩的婆家亲戚。

夫妻两人说了一会儿闲话后,就继续整理着今天弄回来的物资。

“这些带回去给爸妈尝尝。”

顾立冬挑了两只肥肥的腊鸭出来,还有一袋子小米。

何玉燕看他还想继续,就阻止了。

“二哥那估计还有不少东西往家里搬呢!”

她二哥借着农副产品收购员的身份,跟不少生产队打好了关系。

从去年开始,借着顾立冬的关系,开始从事买卖农副产品这个事情。他们家没有多掺和,但也得了些分红。可以想见,二哥那边赚了不少。

二哥是个好的。虽然有时候说话不好听。但是行动那是没得说的。

两人终结的相亲话题,到了董家这边,就变成了催婚话题。

“建设啊!那姑娘是来跟你结婚的吗?”

从郑大妈的角度来看,一个没结婚的姑娘,跑男人家里。不就是等着跟男人结婚的吗?

董建设:“我还没问。但是,妈。我特想跟她结婚。”

孙筱柔是董建设情窦初开就喜欢上的人。在他心目中,孙筱柔就如同天空最洁白的一朵云彩那般,纯洁无瑕又不谙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