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2/6页)

现在那家百货商店不行了,要承包出去就很难了。无他,虽然那家百货商店并不是北城最大的。但也有两层楼。每一层楼设置了十多个柜台。两层楼加起来的面积特别大。整体承包出去,基本上没人能啃得下。

倒是如果把柜台一个个承包出去的话,她可以让大哥去承包一个来卖面包蛋糕。

等到了文具店后,何玉燕边跟亲妈、婆婆聊天,边把这个事情提了提。

顾明霞听到是那家百货商店,点点头:“那个地方其实挺不错的。附近又有很多小店铺。而且住那头的人家里条件都很不错。在那开个面包房,可能比超市这里还要卖得多。”

何母一听,表情就是一亮。

大儿子虽然现在靠卖面包蛋糕积累了些本钱。但跟他二弟、小妹比,还是差了不少。她也不指望孩子多有出息。但能发展得更好,当妈的肯定高兴。

“那我找人打听打听情况。”

顾明霞看出了亲家心动,立刻热心把事儿揽在身上。

何玉燕看着她们两关系这样融洽也不打扰。直接走到柜台边上蹲下。

“嘿嘿,妈妈想吃吗?”圆圆跟丹丹一起抬手,把拿着的雪糕往何玉燕嘴里塞。

看到这一幕,她是生气也生不起来了。刚来到文具店时,她就看到两个孩子一人一根雪糕,吃得欢乐得不行。

平时自己对冷饮这一块管得比较严,怕孩子脾胃弱。吃雪糕能吃,但都是隔几天才能吃一次。

现在看她们姐妹两心虚的模样。何玉燕就知道这两天估计天天吃。怪不得说在爷奶家过得十分快乐呢!

她也不会怪长辈跟孩子。只是挑挑眉:“妈妈也不说你们。但你们还记得答应过妈妈什么吗?”

圆圆跟丹丹立刻点头:“这是最后一个……”

何玉燕听到这话又想笑了。家里所有人都疼这两个孩子。特别是现在两人已经大了,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喜好。家里的男人,外头的亲戚,哪个对她们都是有求必应。

这让何玉燕只能选择当个唱反调的家长。

“说好喽!真的是最后一个哦?”故意拉长的声调,让两个孩子的表情又犹豫起来。

何玉燕看着她们表情变换,终于说道:“这个星期的最后一个。接下来几天都不能吃。要等到下个星期才能吃。”

听见妈妈说的话,圆圆跟丹丹连连点头。

何母跟顾明霞早就停下了说话的声音。见她们母女三人说好了后,纷纷松了口气。这孩子的撒娇,她们当长辈的,真的很难拒绝。

何玉燕看出了两人的想法。也不戳破,而是直接问道:“那百货商店的事情,回去跟大哥讲讲看他的想法……”

吃过午饭后,何玉燕也没离开。一个下午都在文具店里帮忙。

现在已经放暑假了,文具其实很少人来买。但是冷饮却卖得特别好。

何玉燕下午盘了下账,发现最近这段时间,光是卖冷饮的收益,已经顶得上回收站半个月的收益了。

这说明大家都对于冷饮还有很大的需求。当然,也跟他们店里专门放了个冰柜有关。这刚从冰柜出来的冷饮,大夏天喝上一口,凉滋滋的特别爽。

核算出来结果后,何玉燕都不禁要感叹一句。难怪那么多年代文小说的主角。发家的第一步就是卖冷饮。当然,除了卖冷饮,卖衣服、卖卤肉都是年代文常见的套路。

何玉燕亲自了解过,确实这三个行业的准入门槛低,成本低,回本儿快!

离开文具店前,何玉燕因着这个,还特意问了问亲妈,要不要请个人专门来卖小吃。

之前文具店规划的时候,就留有开小吃摊子的位置。也不是那种需要很多工序的小吃。而是简单的麻辣烫。这东西无论是煮还是买了边走边吃,都十分方便。

何母却摇头表示暂时不用。

文具店的事情告一段落后,何玉燕就带着孩子回家去了。

几天没回家,两个孩子一回去就跑去找大杂院的几个孩子玩。

何玉燕看到胡春梅领着孩子一起玩过家家。这才想起这个月蔡招娣好像没有寄东西过来。

自从在广市跟蔡招娣相遇后,对方就一直定时寄包裹过来。本来这个月应该是收到包裹的日期。连续寄了两年的包裹,忽然就这么断了有点奇怪。

不过有时候超市的车队,刚好去她男人卖鞋子的地方拿货。蔡招娣就会直接把东西托给司机带回来。

所以何玉燕也没怎么在意。

等男人晚上回来吃饭的时候,就顺嘴提了句。聊天的重点放在了百货商店要关门这个事情上来。

“我也听说了这个事情。好像说要把那家百货商店关掉。要是大哥真的有那个意思。确实可以看看百货商店会不会把柜台单独承包出去。”

这段时间超市特别忙。在超市卖面包蛋糕的大舅哥。只要有空都会帮忙搭把手。给他开个工资还不乐意。说亲戚之间没有算得那么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