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3/4页)

疯狂的举报!

舆论的反噬,来了!

很快,《破除唯论文主义大环境下,有高校顶风作案》被删除了,不止是微薄一个网站,其他网站的转发、报道,也一样都被屏蔽、删除。

然后,作为文章的作者、撰写发布者,廖振宇的账号就成为了发泄目标。

……

此时,廖振宇正坐在电脑前,兴致勃勃的看着粉丝数据,一大堆的怒骂信息,根本妨碍不到他的好心情。

舆论风向的转变,早就在预料之中。

昨天晚上的时候,网络上就出现很多消息,是对王浩论文内容的说明,意思差不多都是,“论文不是刷的,很有含金量。”

“有的论文有行业影响力!”

“数学计算机论文,不可能是刷的,而且,当事人可能是个大佬,他有一篇数学论文过了顶刊的一审。”

上午的时候,西海大学公开接受媒体采访,并发布公告,表明力挺王浩的态度,还表示说要使用法律武器维护学校以及王浩本人的声誉。

再想到老上级最初的提醒,任谁都可以肯定,王浩的论文是没问题的,甚至可以说非常的优秀,他本人很可能是个科研人才,甚至是很优秀的科研人才。

中午更是一锤定音,《新华日报》都发布了消息力挺王浩,再去说什么都没有意义。

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

哪怕是到了网络舆论上,假的也不可能变成真的,早晚有一天、早晚有一刻会被拆穿,学术的东西就更是如此,论文就摆在那里,内容确实脱离普通群体,还是有很多人能看懂的,也知道是有含金量的。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达到了目的——

流量!

廖振宇趁着热度设置了‘关注发言’,只要关注他的粉丝才能评论,才能够‘去谩骂他、攻击他’,因为有很多网友都跑了过来,粉丝量就有了大量上涨。

这些粉丝都可以说是‘黑粉’。

那又怎么样?

廖振宇根本就不在乎,反倒是兴致勃勃的看着粉丝数据,他已经达到了‘吸流量’的目的,马上准备撰写一篇‘诚恳的道歉信’,内容就是为自己的错误道歉,向受影响的西海大学和王浩道歉,同时也向广大粉丝道歉。

然后,他就能重新立一个‘知错能改’、‘勇于为不公平发声’的人设。

到时候,肯定有很多粉丝重新信任他,作为一个普通薄主,又不是专业的学者,对学术领域的事情,判断错误也是很正常的吧?

大家肯定会共情。

因为不止是他‘判断错了’,好多人也一样判断错了。

谁不会犯错呢?

古人都曾经曰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他太明白大部分网友的心里了。

当然,肯定有一部分网友不会原谅他,甚至会成为他的黑粉。

但是,作为一名网络薄主,黑粉越多,不就证明越火吗?只要粉丝量上涨、流量上涨,黑粉多也就多了。

小事、小事而已。

廖振宇正准备动笔写道歉信的时候,就听到了手机的响声,他拿起手机接听电话,对面是西海市的警察局。

来电的警员语气很严厉,“廖振宇,我们接到了西海大学的报案,你发布的文章,有煽动舆论的倾向,请立刻予以删除。”

“西海大学要求你向大学以及事件当事人道歉……”

来电警员的言辞很犀利,下意识觉得对方不太会配合,因为发布文章本身并不是煽动舆论,对方并没有涉及到确定的违法行为。

是否违法,还是要诉讼到法院,等待法院做出相关判决。

一些拥有大量粉丝的网络大V,肯定都是有相关经验的,他们有的甚至比警员还懂相关法律,知道发布什么消息涉及违法、违规,发布什么消息无法被追究。

廖振宇的态度倒是很好,他满是诚恳的表达了歉意,说自己是不懂专业学术,才会造成网络上的误会,并说明文章已经被网站删除,他也正在写道歉信。

来电警员放下了电话。

这件事,报警方面就算是解决了,文章被删掉、对方准备道歉,案件可以说是结束了,后续再纠缠就进入法院诉讼环节。

廖振宇放下了电话也安了心,他知道西海大学报警,肯定会接到相应的电话。

现在事情圆满解决。

他从中收获了大量的粉丝,大量的流量,赚了个盆满钵满。

那位王浩老师也没吃亏,赚到了大量的名气,也算是学术名人了吧?

双赢啊!

“对方应该会感谢我吧?”廖振宇忍不住笑了。

……

终于,廖振宇写完了道歉信。

在斟酌着修改了有一个多小时后,看着上面的文字能读出的诚恳,表达出内心痛苦的情感,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