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红薯入京(二)(第3/5页)

“这个……草民不敢。”

“陛下富有四海。”梅怀古提点他一下,“你尽管开口就好。”

孟求中抬起头,有些茫然,略带耿直的说:“陛下,草民想要百两纹银。”

朱厚照和梅怀古一时愕然。

“缺银子?”

“是,草民的女儿还没出嫁,嫁妆还没着落呢。”

孟樱一听是这么回事,立马闹了个大红脸,“爹!你怎么能和陛下说这些?”

“哈哈哈。”朱厚照却觉得颇为有趣,当皇帝久了,这么朴实的人的确少见,“孟求中,这个条件朕答应你,朕还可以给你更多。只有一样事,你要帮朕一个忙。”

“不敢,请陛下吩咐。”

“红薯这个作物,只有你种过,朕找一块地,你留下来把它伺候好。至于你在福建老家种植的那个,朕会下一道旨意,写明方法,令当地知县去伺候。你意下如何?”

孟求中一时犹豫,他本来想回老家的。

梅怀古则在边上敲打,“孟父,这是陛下给的机缘,还不快谢恩?!”

老农也没那么多的主意的,而且他不敢拒绝,便叩头说:“草民愿意听陛下的话。”

“好。刘瑾,你去取五百两银子过来,赏给孟求中。怀古,这两人我交给你,你安顿好,若是愿意住你府上就住,若是不愿意的话,就让人家自己成个家,在外边儿住。等朕选好一块地,到时候你领着他过去。”

“是!”

“好,下去吧。”

朱厚照没有和他们讲太多种植、推广之类的事、以及以后会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人家就是一个想要纹银百两的农民,不关心那些。

这是他和朝臣应该关心的事情。

看着木盘子里几颗红薯,他忍不住上手摸了摸,虽然说红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它毕竟能吃、能养活更多的人,这对于他的帝王之志是有着极大的支撑作用的。

后世之人曾经探究过气候和王朝更迭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汉唐之时,中原王朝都相对温暖。

而且我们也都知道,乱世争霸中,根据地小而贫瘠的一方总是不能够获胜,这就是‘力量’的作用。统治者当然是需要各种优秀的品质,但手握多少‘力量’才是更加关键的因素。在冷兵器时代,这个‘力量’可以相对通俗的表示为:

你有多少地、能产多少粮食、可以养活多少人口。

不管从哪个方面想,红薯也属于是重大事项了,需要一个专门的得力之人。

朱厚照慢慢摸着,眼神之中则有认真以及略微压抑的激动与兴奋。

“刘瑾。”

皇帝的声音不似一般时候,此时显得有些厚重。

“奴婢在。”

“明日一早,传旨内阁、六部九卿入宫。除非离京,否则无故不得缺席。”

“是!”

却说得了五百两银子的孟求中很是开心,

既然有了银子,他也不希望住到人家家里去,平海伯府的牌子实在吓人,进去之后一会儿这个规矩、那个规矩,他这个人自在惯了,搞得不好万一闯了祸那才是麻烦事。

梅怀古也按照旨意随他去了,便在外边儿给他找了个干净小院儿,不用打扫,直接就可以住进去。

等到外人走了,孟樱才开始和她的父亲撒娇。

“爹爹也真是的,干嘛在皇宫里说什么嫁妆,到时候满京城都知道女儿嫁不出去了。”

“我不懂的嘛。天子那么威严,又不敢撒谎。”

“那爹真要留下来伺候那什么番薯嘛?”

“本来想走的。现在看来也走不了了。”孟求中走到门口,蜷缩起身子往地上一坐,接着像是想到了什么,他把怀里抱着的小木盒打开了,随后眼睛就开始放亮光。

“皇上还真是大方,我只要一百两,他给咱五百两!哎呀,这下咱不受那个穷罪了,等回去以后,爹给你找个好婆家,嫁妆管够。”

“女儿还不想嫁人。”

孟樱说起来也是有几分姿色,刚入京的时候风餐露宿的当时有些憔悴,这两年养在深闺,脸上是红润透亮,皮肤是白白嫩嫩的。

要说不好的地方,就是瘦瘦小小的,苗条是苗条了,但女孩子讲究的是屁股大好生养,弄成个白瘦幼,媒婆要说不好了。

“说的胡话,不嫁人?不嫁人当个老姑娘啊!”

“那也不能刚见面就要女儿嫁人,两年多没见爹了,女儿陪陪你。”

“嗯。”这话听着还算受用,想了想,孟求中又问:“那个什么世子,没有欺负你吧?”

“啧。爹你又乱嚼舌头。”

“看他不像好人。”

“这个世子才奸猾呢,他知道女儿和这个番薯有关,番薯又是皇帝在意之事,所以他注意的很。这两年女儿也算是吃好喝好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