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兴亡俱苦(第4/5页)

“我没记错的话,大祈的百姓被分为三等。”

顾担若有所思。

“我就是三等民。”

老农低着头,努力挤出一个笑容。

一等民自然是原本从白山黑水中杀出的那批人,人数最少,但是绝对的人上人,纵使杀了下等人,也只需要交些钱财便可。

而二等民嘛,则需要为大祈立功,立功的条件多种多样,税赋交的多,嫁入一等民的家中,乃至被人赏识……都有可能晋升到二等民去,过的比寻常百姓好上许多,也有资格去读书、当官,未尝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来完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至于三等民,则是之前败给大祈的残余子民。

三等民,不算人。

没有什么优待可言,但受苦受累的活计绝对少不了他们。

当然,也不是没有最简单的晋升途径。

硬生生熬五代人之后,就可以洗去罪孽,成为高贵的二等民。

至于一等民?那是万万不敢去想的。

通常来说,将二十余年当做一代人,而考虑到这个时候寻常百姓的寿元,都在三四十岁左右,采取三十年为一代人算,也需要一百五十年!

这是连宗师都熬不过去的时间,更像是吊在驴子眼前的萝卜。

大祈便是通过这种方式,汇聚力量,滋养财富,造就了这么一个“盛世强国”。

不要问三等民为什么不跑去他国,那其中的难度是一辈子可能都走不出方圆百里的人无法想象的,不是被逼到极限,没有人会想去玩命。

能有口饭吃,他们就会如同荒草地里的杂草那样努力的生存下去。

兴亡俱苦,民不由己。

“大祈皇室,该死啊!”

荀轲很是愤怒,他看书极多,但大月之患尚且未曾解开,根本没有闲心去睁眼看世界,对大祈的印象也多停留在道听途说,而未亲眼见证过,根本无法想象。

如今到来大祈,见到的第一个人便让他饱受冲击。

他天然的,对于这种将人划分为三六九等的手段极度厌恶,心中竟罕见的浮现出难以抑制的杀意和痛恨。

“这话可不能说!”

老农被吓了一大跳,是真的一大跳,直接从凳子上摔了下来,满是惊恐的看着荀轲。

这还是商人么?!

“莫怕,这孩子话本小说看多了,满脑子都是行侠仗义,一时糊涂而已,等他冷静下来就就知道了。”

顾担笑了笑,很是平静的说道。

“我……我去帮老婆子做饭。”

老农满心惊惧,不敢再和两人共处一室,连忙快步疾走而去。

独留下愤恨握拳的荀轲,犹自愤愤不平,“人岂能分三六九等?!”

“你觉得宗明帝可恶,可是大祈的皇帝可恶?”

顾担并未开解,反而问道。

“这……”

荀轲一怔,片刻后说道:“我竟觉得还是大祈皇帝更可恶一些!”

宗明帝二十余年求仙问道不问朝纲,以致秩序崩坏,又因一己之私穷奢极欲,导致民生困苦,他本以为这已是恶的极限。

直到接触大祈,才明白人之恶尚且远远没有极限。

将人划分数等,以皇权的名义来牧养子民——如同对待牲口!

荀轲完全无法想到比这更加恶毒的手段,哪怕与大祈皇帝素未谋面,对其的痛恨程度就已经超过了对宗明帝的痛恨。

这种划分一旦持之以恒的实施起来,百年、千年之下,安知不会成为一种“合该如此”、“理所应当”的规则?

生而有种,下民非人!

何止是礼崩乐坏,这是在赤裸裸的践踏人心!

“皇权——黄泉。掌握着让人下黄泉的力量,便可以各种让人瞠目结舌的方式,肆意的夺去想要的一切。”

顾担说道:“宗明帝之恶在于个人的贪欲,大祈皇帝之恶,在于掠夺天下的子民来供养极少一部分人的穷奢极欲,以此来保证对于国家的统治。

还记得我们遇到他的时候?他害怕的赶紧跑,因为三等民甚至不能去树林里捡柴,那些东西都是有主的,无主的也归于国家。

除了暂时租给他们使用的地方外,没有任何东西是属于他们的。区别只是他们想不想拿走,而不是能不能拿走。”

荀轲当真是瞠目结舌,“连捡柴都不许?那冬日要如何去熬过!”

“我倒是特地去了解过,临近冬日的时候,他们需要去做帮工。捡很多很多的柴,然后有善心的主子们,会施舍给他们一星半点,而且必须要感恩戴德才能拿到。若是捡的少了,不仅自己没有,还要挨一顿毒打。”

顾担说道。

“这样的国家,怎还没有灭亡?!”

荀轲想不通。

“力量。他们掌握着足够的力量,在这股力量还没有被腐蚀干净之前,这些三等民们根本就没有丝毫反抗的机会可言。揭竿而起不是那么好做的,最少也要有宗师去挑头才有可能……你觉得,宗师会是三等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