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寿两千载(第3/3页)

连神医都变成了因为墨丘在世圣人的德行而有所感,化出一道分身降临人间,布施众生,安治疾苦。

顾担听到的时候,飒然一笑。

他并未去再找王莽交谈,只是默默的看着大家在不断的努力。

说到底,这世道会变成什么样子,所看的绝不仅是一个人的努力。

王莽、禽厘胜、公尚过、荀轲,乃至清平子的两个徒弟……无数人都在努力的发光发热。

他可以替他们排开前方的大石,但地上的路,还是要他们自己去走。

应尽的义务,他已走尽。

世人不必去念诵他的名讳歌功颂德,能够过好自己的生活,便已经足够。

伴随着王莽等人前来皇都,四国联军投降的消息无疑已经坐实,给昔日的大月子民狠狠的打了一计强心剂,墨丘、墨家本就如日中天的威望更上一层楼!

因为王莽说得很清楚,正是因为墨子本身的德行和努力,才使得四国联军仰慕德行之下自惭形愧的败退。

你别问合不合理,你就说四国联军有没有投降吧!

四国的允诺的物资也在不断的往夏朝送来,在冬日的清寒刚刚结束的时候便马不停蹄的奔至,没有丝毫的拖延,新国虽然还未真正的创建,无数民众都已经迫不及待。

无比希冀全新的生活。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识时务。

虽然最大的反贼白莲教、黄天军已经覆没,可别的地方尚且有些胆大包天之辈占据一城一池就敢自立为王,不思进取的想要裂土封疆,做一个只管享受的土皇帝。

对于这种人,禽厘胜会让他们明白,现实层面的“墨家道义”到底硬不硬。

宗师,可不是好相与的。

而在这片昔日大月的国土上,已经没有了能和他作对的宗师了。

一切都在步入正轨之中,只待九州通传,夏朝便能真正建国。

此时不建,仅是因为豫州还有太多事情需要去处理,不必如此的心急——其实更关键的是,九州浩大,但王莽身边还没有那么多经世济民的能手,必须要先发展出自己的一套班子,而不是换汤不换药。

人才是需要慢慢去发现和招揽的,这段时间也是一个缓冲,先从几州之地接手,如果几州之地都掌管不好,更遑论是整个天下了。

这些事情,顾担都未曾再去理会过。

他像是忘记这些了,按照自己的节奏行事。

当炽热的夏日之风吹拂而过时,顾担眼中爆发出强烈的欣喜之意。

“两千载的寿元啊,终于是攒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