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时移世易,沧海桑田!(第4/5页)

但做这一切的前提是,他必须要先翻越夏朝国内的山。

比如墨家的兼爱、非攻。

比如儒家的仁义道德。

比如眼前这位法家尚且还在人世的领袖。

作为皇帝,脸面总归还是要点的。

有的话他不好说,但没关系,会有人替他说。

就好像眼前的韦大司马。

作为军人,而且是军人的领袖,如此强盛国度的领袖,自身更是武道宗师!

他没有去那传说中的不周山脉,而是选择留在夏朝,怎么可能是贪图富贵之人?

他要青史留名!

宗师总量何其多也,宗师之中的佼佼者提起来更是众星璀璨云集,名字拿出来都是浩瀚篇章、恢弘巨制,只是听闻就足以让人泪流满面,敬仰不已。

武道宗师虽能傲立凡尘,他扔在宗师里也仅仅只是不起眼的那一个,真要与之相比,黯然失色,犹如跳梁小丑。

但没关系,他还是有机会。

夏朝是他青史留名最好的途径!

他虽没有墨丘、荀轲、禽厘胜那样才学、操行与实力兼备的品格,但还是没关系,他具有宗师的力量,以及对于战斗的洞察力。

如此,可为元帅,开疆拓土,何尝不能名留万世?

谁挡着他名留青史,谁就是敌人。

法家领袖也不行。

为此他愿意顶着墨家、儒家、法家,三家的骂名,一意孤行。

骂我吧,我不在乎!

千载之后,骂我的人谁还记得?

而为夏朝开疆拓土的我,必将被世人称颂!

到了那时,焉不知他的名气,是否能与墨子、荀子并列?

为了这一份美好前景,他要做启志帝手中的刀。

对方得到宏图霸业,他亦能名垂千古,各取所需!

“哦……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商轻轻点了点头,被如此大声呵斥,他竟不恼也不怒,甚至连目光都没有分毫的变化可言,就像是对方说的,不过是一阵吹耳就过的耳旁风而已。

“你的意思是,夏朝如今这么强了,何必还讲什么仁义道德,尽数将其余国度斩尽杀绝,一统天下才好。

我说的,是也不是?”

商问道。

“是!”

韦大司马肯定的点头,中气十足,分毫不让。

于是商的目光又转向了垂手而立,自韦大司马开口之后,始终不再言语的启志帝,问道:“你也是这个意思吗?”

“……”

启志帝没有说话。

这个时候,没有回答,就是最好的回答。

他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救济其余国度的百姓?

不是不行,而是为什么,不能将其他国度归入夏朝,然后再救济呢?

宏图霸业近在眼前,更有天赐良机,违背祖训都不在话下!

“哈。”

商再度笑了起来,他哈哈大笑,笑的浑身颤抖,甚至是撕心裂肺般的程度。

吓得一旁鸵鸟一般缩着头的启志帝都不得不抬起头来,双手搀扶着他,生怕商笑的太激烈,直接背过气去。

若笑死在大殿之中,他真是跳进源河都洗不清啊!

“你……你啊!”

商笑的上气不接下气,但仍旧伸出已经显得分外干枯的手指,指着启志帝,笑道:“你以为就你一个人是聪明人?就你一个人想要开疆拓土?就你知道夏朝国力强盛?你比先帝和开国皇帝都更聪明?

还是说,你当我、荀师,乃至是苍丞相都是个傻子,想不到这一点?”

这话没法接。

无论是谁,都不是他能侮辱和质疑的。

所以说,经世大才太多,有时候当皇帝的也很头疼。

既然不好反驳,启志帝只能板着个脸,听着商的嘲弄。

“你,是不是忘了祖训?”

商伸出一只手,分外不客气的拽住了启志帝龙袍上的领口——即使是以他的身份来说,这也是极大的逾越之举!

启志帝给他面子,是敬仰他对于夏朝的贡献,而不是真要将他当爷爷供起来。

商愤怒的从椅子上站起身来,那苍老的容颜之上,皱纹堆叠在一起,恍如发怒的雄狮,质问着夏朝如今的皇帝。

“你——是不是忘了他说的话?”

那双犹如宝剑般的锋芒终于出鞘,恍如神剑劈斩而来,又如春雷炸响,直捶人心!

作为夏朝的皇帝,启志帝当然能够从层层的包装之中,洞悉夏朝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一切隐秘,他这位夏朝皇帝都有资格知道。

但知道归知道。

今时不同往日。

正所谓时移世易。

如今已是夏朝一百三十三年了,那位存在也早就走了!

他说的话,怎么能放到现在去用呢?

难道他还能窥见如今的变化么?

后人小小修正一下,也没什么关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