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鞭炮声接连……(第3/5页)

密密麻麻,窸窸窣窣,直让人心底作呕发寒。

……

好在,村民也有自家的事儿要忙,寒暄了两句,两只手便插在袖筒中,微微点头致意,躬着背便往家的方向走去。

徐平和陈玉梨齐齐沉了沉肩,垮了垮脸。

长气一出,瞬间放松了下来。

两人对视一眼,相看两恶心,一下就想起了刚才的罅隙,哼了一声,别过头,不再看对方。

“算了,不和你吵了,这大过年的。”

“呸!说得好像谁爱搭理你似的,脸比那石磨都大!”

“徐平你!”

“我什么我,我说的是实话!你就是脸大!抹粉擦脸也脸大!”

“……”

两人又拌嘴了几句,徐平和陈玉梨怕再遇到熟人,暗暗掐了掐对方的胳膊肉,到底还是闭了嘴。

两人多少还是要点面子的。

现在和前几年又不一样,那时候大家都穷,倒是无所谓,他们这是等于富过,现在沦落到借钱过年,说出去,肯定会被人在背后说嘴。

乡下地头说大不大,稍微有点事儿便是风吹草动,到时,这事儿定然沸沸扬扬。

想到大家伙儿都来问他们,或是真关心,或是打着关心的旗号八卦,更甚至是幸灾乐祸,徐平和陈玉梨都打了个寒颤,默契的不提这事了。

乡间路上,陈玉梨和徐平各骑着一辆自行车,徐莳树坐徐平后头,一家人闷头闷脑的往白鹭湾方向骑去。

……

芭蕉村,潘家。

潘垚到家的时候,潘三金正将大公鸡往鸡寮方向抱,瞧见潘垚,他笑了笑。

“回来啦?”

“有没有玩出汗了?要是汗湿了,就去屋里换一身新的,你阿妈在屋里收拾,你喊她给你擦擦汗也成。”

“没有出汗呢。”潘垚摇了摇头,瞅着潘三金手中的大公鸡。

“爸,今儿要宰鸡吗?”

“别胡说,这是刚刚抱在灶房,让它送灶君上天的神马。”潘三金喜滋滋,“今年不吃它,等再养肥一点,十五的时候吃。”

“喏,这是神马的干粮。”

潘垚一看,什么神马的干粮,就一小块的馒头,这会儿还扎在公鸡的脚边。

“嘿嘿,意思意思,这就是个吉利的意头。”

潘三金一拍大公鸡的屁股,将它往鸡寮方向丢。

下一刻,就见大公鸡扑棱翅膀,锥子嘴一张,喔喔喔的便往鸡寮的木桩上头飞去。

油光水亮的金毛,尾巴略带幽蓝,别提多神勇了。

潘三金撇嘴,瞅着啄脚边干粮的大公鸡,不满意的嘀咕道。

“这会儿倒是活泼,刚才拜拜的时候,掐你屁股,你才扑棱两下翅膀。”

“也不知道是你偷懒,还是灶王爷喝醉了酒,不好驮着上天……啧,果然,这干活的,都是不积极的。”

潘垚:……

没错,别人家用糖粘灶君神像的嘴巴,她三金爸听了老仙儿的话,坚决要用酒糟。

说是老仙儿说了,灶涂醉司命,门贴画钟馗。

这用酒糟啊,才是正途。

……

今儿村子里的陈林家宰了羊,潘三金知道潘垚爱吃后,也买了十来斤。

这会儿,周爱红剁了羊肉,做成肉泥,调了馅儿。

潘三金在桌上擀饺子皮儿,周爱红手一捏,手势灵巧,一个白胖的饺子便被包好了。

潘垚守着灶膛的火,时不时的再踩上小杌凳,掀开锅盖,瞧大铁锅里的水沸了没有。

“沸了沸了!”潘垚转头,开心的喊道。

“好嘞,就先煮几个给我闺女儿尝尝,瞧瞧你妈妈调的馅儿够不够味!”

潘三金站了起来,拿过三角架上的圆竹盘。

里头有周爱红码得整齐的饺子,个个白胖,肚子处透一点青,那是混在饺子里的韭菜。

周爱红嗔了一眼,“还是看看你爸爸擀的皮儿够不够筋道吧。”

潘三金故意扁扁嘴,朝潘垚假意哭诉,“你妈妈她又埋汰我了。”

周爱红翻白眼,“谁埋汰谁呀。”

“不吵不吵,肯定都好吃!”潘垚肯定,颇为能耐的放下豪言壮语。

“一会儿,我一气儿能吃两碗,不,三碗!”

小姑娘稚气又捧场,潘三金和周爱红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眼里看到了笑意。

这个年,真好啊。

他们家也有小孩稚气又可爱的声音,热热闹闹的。

头一次觉得,过年也没那么的累人了。

不大的厨房里,15瓦的灯泡晕着暖暖的光,外头北风阵阵,吹得木门咯吱咯吱的响。

风从缝隙吹了进来,灶膛的火燃烧,哔啵哔啵的作响,锅里的水冒着烟气,伴随着煮饺子的清香,格外的暖乎。

“恩,好吃!”潘垚拿汤匙舀了一颗,呼呼吹了两口气,就朝饺子咬去。

最先涌到嘴里的是面皮的滋味,淡淡的,带着粮食独有的香气,烫又软,还有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