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徐莳树? 一……(第4/5页)

想来应该都是九龙镇的,彼此都熟悉,有几个十来岁模样的男娃娃,带着一小袋的米过来,还喊着孙永传老孙。

孙永传乐呵呵,也没有生气。

红色的炭火,黑色的大肚锅炉,浓烟滚滚,大榕树下“砰”的又炸了几回。

此处都是米的焦香,还带着甜滋滋的香气,就连大老粗的孙永传,他好像都是香喷喷的。

周围的人少了,孙永传注意到一道目光。

他抬头看去,就见潘垚捧着黄纸袋,眼睛还瞅着自己。

这丫头他有印象,刚才还在他这儿买了一袋炒米,因为生得好,唇红齿白,眼睛又大又亮,自己还多抓了一把炒米给她。

这会儿……

她瞧着自己是……

孙永传看了看自己面前的炸炉,恍然了。

这是快吃完了,又馋他家炒米了?

他看了看黄色麻袋,里头还装了一些。

“小孩,过来。”孙永传正想冲潘垚招手,潘垚自己先走了过来,他忍不住也是一阵好笑。

“吃完了吧,伯伯再给你添一点。”孙永传舀了一勺的炒米到潘垚手中的黄纸袋里,瞬间,那吃瘪了一些的炒米又满甸甸的了。

潘垚看着那冒尖的炒米,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刚才一直瞅着这边,是有点像馋嘴丫头的模样。

“你不是我们镇的吧,伯伯都没见过你。”

“恩,我是六里镇,芭蕉村的。”潘垚回得认真。

孙永传没有在意,他指着炸炒米的黑锅炉,给潘垚支招,“要是喜欢吃,可以自家带米来炸,伯伯不收钱,收点米也是成的。”

刚才,潘垚是用钱票子买的,这在小孩子中,还是比较少见的。

“我知道了,谢谢伯伯。”潘垚将捏在手中的红剪纸递了过去,“这个送给你。”

孙永传愣了愣,看了一眼红剪纸,下意识的往红纸摊上的张玉橘看去。

“不用不用,伯伯家里有。”孙永传推拒。

“伯伯就收着吧,你都送我炒米了,阿姨也送我剪纸了。”

潘垚将红纸塞到孙永传手中,往后跳了一步。

她抱着黄纸袋中的炒米,就往潘三金卖鱼的位置跑去。

跑出几步,潘垚又回过头来,摇了摇手,笑着喊道。

“伯伯,我家在六里镇的芭蕉村。”

说完,潘垚没有再理会孙永传,脚步轻快的朝前跑去。

大榕树下,孙永川看着手中的剪纸,有些莫名,为什么要和他说家在哪里?

不过,这收礼物,总是让人欢喜的一件事。

虽然,他家的剪纸实在是多。

能不多嘛!

孙永传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张玉橘,笑得眼睛微微眯起。

他媳妇剪纸的本事,那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

那是一双巧手呢。

……

太阳微微偏西,落日的余光落在树梢,给那渡了一层霜的枯枝染一层霞光。

“突突突!”潘三金将扳手一样的摇柄扣住发动机的孔洞,随着几下大力的摇动,发动机启动,发出巨大的突突突声。

船儿轻了,挎包鼓了,潘三金的心情也畅快了。

他从挎包里拿了一块五给徐莳树,“收着,今儿多谢你帮伯伯了。”

“这,”徐莳树低头看钱,背着手摇了摇头,“伯伯,给多了。”

一天一块五,一个月都得四十有五了。

他就帮忙称称鱼,跑跑腿,拎拎水,怎么能拿这么多的钱?

“拿着拿着。”潘三金一把抓过徐莳树的手,将钱塞到他手中,“这又不是天天都有。”

“再说了,这快过年时候干活,工钱都得多给,盘盘,你上次说的,这叫什么来着?”

潘垚利索:“加班费。”

“对对。”潘三金附和,“就是加班费!”

“这大过年的,天又冻,大家伙儿都不爱干活,这钱啊,没有多给!”

为了宽慰徐莳树,潘三金又开口道。

“你去外头打听一下,谁不知道我潘三金铁公鸡的名头啊,我怎么可能多给?”

潘垚听了,在一旁偷笑。

徐莳树心里有暖流流过,眼里也染上了笑意。

“那,那我就不和伯伯客气了。”

“没有客气。”潘三金摆手,“劳动所换,应得的。”

船儿一路朝白鹭湾驶去,潘三金瞧见潘垚还在吃炒米,眉头皱了皱。

这东西,上火着呢。

竟然还这么一大袋!

“盘盘,你一个人吃不完,不分你莳树哥一点?”

潘垚手中的动作一顿,再看手中的黄纸袋,很想说,她吃得完。

徐莳树脸一红,“不用不用,我不爱吃这个。”

潘垚抓了一把,正要往他手里塞,听到这话,又直接往自己嘴巴里塞了。

嚼了嚼,唔,香喷喷又酥脆,还带着一股甜味儿。

多好吃呀。

真不懂得享受!

“爸,他说了,他不爱吃。”潘垚开口,含含糊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