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不过,潘三金也……(第2/5页)

“昨天贴了符,我没点蚊香,还开了点窗户,愣是没个蚊子叮我……小大仙,你那儿还有这灵符吗?一会儿我还得再上小庙那处求几张,往我的鸡寮里贴一些,让我家公鸡母鸡也享受享受这快活日子。”

李耀祖说得逗趣,潘垚杏眼儿弯了弯,大方道。

“行,老仙儿那儿应该还有,不够我再画一些。”

“不过,蚊子也叮公鸡母鸡吗?”潘垚又有些好奇。

这事儿她倒是没有注意到。

潘垚平日里修行,炼化的气息纯净,不单单和她一起住的人受益,就连牲畜和瓜果也比别人家的好。

周爱红撒了点种子在院子自留地里,那菜苗就跟饮了甘泉一样,蹭蹭蹭地往上长。

才刚刚清明时节呢,院子里便挂了豆角,丝瓜茄子等瓜果蔬菜,瞧过去碧绿碧绿的,格外舒畅。

家里的鸡鸭也比别人家的胃口好,会吃东西,肉长得也多。

蚊虫蜈蚣这些不好的东西却少见,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家里大猫镇着。

想着公鸡还有厚毛,竟然怕蚊虫?

“怕!怎么不怕了!”李耀祖点头,“鸡寮嘛,再怎么勤快打理,那也是有味儿的,还得搁水在里头喂鸡,这蚊虫就是少不了!”

“最近天暖,蚊虫也多,我那公鸡的鸡冠都被叮了好几个包,我天天捉它们擦药,不擦不行啊,厉害的会流脓的。”

“回头贴个符,能省我老多事了。”

潘垚听了话,在脑海里想了想李耀祖抱公鸡的画面,肯定是鸡飞狗跳,头上顶鸡毛。

她忍不住又笑弯了眼睛。

回程总是比去程来得快,说着闲话,两辆车便到了分别的分叉口。

李耀祖依依不舍,“小大仙,那我先走了啊,回头再给你们拎两只鸡,我特意养在外头,经常赶着它们跑来跑去,市场上叫做走地鸡,肉特别紧实,鸡腿儿好吃!”

潘垚听得馋了馋。

“那耀祖叔你早点来拿符吧。”

……

回到家,车子还未停稳,潘垚便跳下了车,捧着青松枝条就要朝门和窗户的缝隙处插去。

“爸爸来,你个子不够。”潘三金乐呵呵地接过,将这青松枝条插好。

“好了,你玩儿去吧,回头暖菇包蒸好,我去小庙喊你回来吃。”

潘垚期待:“恩!”

……

潘垚本来想去找潘燕妮几个一道玩,想着李耀祖说的驱蚊符好使,她转了个方向,又朝老仙儿那处走去,准备再画一些灵符搁在庙里。

……

前两天时候,于大仙的新房子便盖好了,墙壁刷了大白,地上铺了水磨石的地砖,楼梯处搁了木头做的楼梯,踩上去咚咚作响,簇新又干净。

小两层的平房,瞧了就让人欢喜。

于大仙一眼瞧上就喜欢了,恨不得当天就搬进去住,还是潘垚劝了两句,这才打算晾一晾味儿,等端午节过后再搬进去。

现在,他还住小庙那处。

……

芭蕉村,小庙。

潘垚提笔凝神,聚精会神的画着驱蚊符。

于大仙坐藤椅上,时不时地喝上一口热茶。

小庙门口也插了两根松枝,那是潘垚特意问了老仙儿师父的坟地,和潘三金上山祭奠祖宗时,一并也将那师公的坟地杂草清理干净,折了松柏枝条给老仙儿带回来。

毕竟,于大仙也上了年纪,腿脚爬山就不灵便了,还是留在小庙里。

他撅着嘴嘬了口热茶汤,茶水氤氲中,瞧着窗户下头小桌子上,潘垚的动作越画越熟练,到最后是一气呵成。

只见一点灵光漾过,黄纸朱砂成符。

于大仙不禁喟叹。

当真是一点灵光即成符,世人枉费朱与墨。

“叩叩叩,打扰了。”这时,小庙门口传来敲门声,紧接着便是一道客气的声音。

潘垚停了笔,和于大仙一道瞧了过去。

两人皆有些意外,听声音时候,那道声音清越中带了点哑意,但声音并不显老。

两人便都以为是中年女子,回过头一看,来人竟然是个老太太。

还是个衣着考究的老太太,和他们乡下地头朴素的老阿婆很是不一样。

只见她头发花白,穿着裁剪合适的裤装。

今日阴天,清晨时候还下起了绵绵细雨,天气有些凉,她便在棕灰色的衬衫外头套了件与裤子同色的外衫。

外衫的领子是青果领的制式,她虽然面上皮肤干皱,瞧过去有六十好几的模样,但身形和仪态仍然很好。

这样一身黑的打扮,衬得那头花白的发都有了酷飒之感。

这个时候,就是年轻人都不一定穿得这样时髦。

“我进来了?”

老太太习惯了别人对她不一样打扮的侧目,见于大仙和潘垚还没有说话,她也没有在意,直接开口问了。

“请进请进。”于大仙将人招呼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