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富……咳,赵……(第4/5页)

今天清晨,家里有娃娃的,个个都去小庙那处,扎一根五彩绳,额头上用雄黄画了个王字,一方面以雄黄避蛇避五毒,另一方也有借兽王之威的寓意。

潘垚几人头上都顶着一个王字,一道在桥上看龙舟。

锣鼓喧天中,远远地便见一条黄金色的龙头率先过了线,赢了龙王的彩头。

“啊啊啊,龙王出来了,龙王出来了!”潘燕妮兴奋,她一把抓着潘垚的手,“土土,你眼睛好使,赶紧瞧瞧,这龙王是谁?”

潘垚将手搁在眼睛上头,遮掩住那过分耀眼的光,只见江面波光粼粼,像是一片的碎银。

龙王出现,后头的龙舟仍然在奋力拼搏,金龙龙头处,赵来景一下就跳了起来,香头点鞭炮头丢出去,热热闹闹。

“哈哈,赢了赢了,是龙王,我们是龙王!”

赵来景笑得像个二傻子,抢过打锣人手中的铜锣,锣棒击打锣心,黄铜锣面震动,一声“哐”漾开,传得很远。

“是赵大哥的金龙。”潘垚说着话,也忍不住笑了。

“哈哈,太好了!”

潘垚和潘燕妮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到好吃的。

……

一轮斜阳挂天畔,暮色渐起。

潘垚回到芭蕉村,和于大仙说起龙舟,还道,“今天天公作美,就早上下了一会儿雨,比赛时候,一整天都是晴天呢。”

前两天时候,潘垚就听老仙儿唠叨了,说什么端阳日雨,鬼旺人灾。

这……划龙舟时候没有下雨,应该就能算是无雨吧。

于大仙瞧出了潘垚的小心思,摇了摇头,也不搭理,他拎过小灶上的茶壶,泡了杯菊花茶推过去。

“尝尝。”

三五朵菊花泡了水,在水中舒展开花瓣,茶汤清亮,潘垚吹了吹气,才喝一口,便感觉到一股日华。

“嗯?”

见潘垚瞪大眼睛,于大仙颇为自得。

“和平时的茶汤不一样吧,这是正阳水,一年一次,得端午的正午时分从井里打出来的才算。”

“这个时间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刻。”

于大仙如数家珍,“这东西好着呢,辟邪除瘴,净身明目,保家安康。”

“这是好东西,师父,你有多打点吧。”得了个否定回答,潘垚瞪眼,“你就打了一桶?”

她有些懊恼,“也不早说,早知道我就不去看龙舟,留在家里打这正阳水了,说不定还能多打点。”

手诀一掐,井水成水龙,要是顾菟在,还能叫顾菟这井灵帮忙,保准一个水井里的都是正阳水。

“贪心!”于大仙一敲潘垚脑袋。

“说起顾菟,这蟾蜍精它还没有回来吗?”于大仙有些意外的问潘垚。

“没呢。”潘垚也苦恼。

顾菟留下的东西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那些东西零碎,摆成摊子也不好看。

人就是这样,瞧着满满当当的才爱挑,零碎几样,顾客都不爱上门,觉得这样的卖家不够正式,不够排面!

潘垚索性就收了摊子,已经好几日没有和阿大一起去平乐坊的长南街了。

“它这次去好些天了吧。”

“一个多月。”潘垚点头。

这不算不知道,顾菟是清明节左右出门的,现在都端午节了,它这次游大海去香江,着实去了好些日子。

一时间,师徒两都有些担心。

“小大仙,于大仙,端午安康。”门口传来赵来景的声音。

只见他还穿着今日划龙舟的队服,海蓝色的海魂衫。

为了好往头上的疤痕上药,赵来景将大背头理成杨梅头,短短的发贴着头皮,虽然没有了当初那风流潇洒哥的模样,不过,一咧嘴,还是精神帅气的小伙子。

“端午安康。”潘垚探头瞅了下,就见外头搁着箩筐和扁担,她忍不住一笑,这是又来分喜气啦!

这一次,赵来景更大方,分的是礼饼。

“我们得龙王,也有小大仙你的一份功劳!”

于大仙拿眼睛瞅潘垚,“哦,这话怎么说?”

潘垚瞧明白了于大仙眼里的意味,这是问她做了啥?可不敢为了一口吃的,失了公平公正。

“谢谢你呀。”潘垚接过赵来景递来的礼饼。

为了表达自己的谢意,赵来景一送就送了八块,八有发的意味。

他嘴里还在唠叨,“小大仙给剪的那两张小公鸡,我们有贴在船上,肯定是这样,这才特别神勇,一举夺了龙王。”

“好了,先不说了,我得给大家送礼饼,给大家沾沾喜气。”

在A市,有这样一句话,礼饼方有礼,其他不为礼。

这东西贵重着呢,定亲结婚,逢年过节,大喜的日子,富裕的家里才能分亲戚这一块礼饼。

饼皮又厚又脆,上头都是芝麻,里头是花生芝麻核桃,和着葱花肥膘肉和冬瓜条,咬下一口,甜中带一股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