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2/3页)

潘垚:……

她打量了下自己的身板,一脸困惑。

这两个人,他们对她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她瞧着像是能打野猪的人么!

隐隐约约,潘垚听到了一声惊呼,灵符一拍,只转眼时间门,一行三人便到了惊鸟之处。

“聪聪哥,这是怎么了?”

瞧见跌坐在地的陈聪聪,潘垚有些意外。

她三两下地过去,将陈聪聪扶起,又将地上的背篓捡起,洒落在一旁的菌菇山货也一并捡到背篓里。

“聪聪哥。”

江宝珠也认得陈聪聪,潘垚的同乡,平时都一道上下学,比她们高三个年纪的大孩子,跟着打了声招呼。

“你也进山呀。”

“恩,我来采些菌子,没,没事——刚刚跌了一跤。”

陈聪聪惊魂未定,张嘴想说什么却又不好意思了,就连耳朵尖都有些红了。

潘垚狐疑了下。

她顺着陈聪聪游移的视线看去,抬脚往前。

陈聪聪喊住潘垚,“潘垚,真没什么大事,那儿有蛇,我就冷不丁地吓了一跳。”

潘垚没有理会,继续往前走。

前头是一个土坑,周围有绿树遮蔽,太阳常年落不到底下,是以,那一处的土地十分的潮湿,才走近便有落叶的腐败味儿。

夹杂其中的,还有一股浓郁的腥气。

脚踩过腐木,靠近土坑能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有些像蛇鳞擦地的声音,探头一看,饶是潘垚不怕蛇,身上也被激得起了一层又一层的鸡皮疙瘩。

下头竟然是个蛇坑,只见数十条蛇交盘在一道,细细密密,或黑或红,还有棕色和绿色。

蛇身交缠,蛇头昂起,鳞片摩擦,因为风吹树叶的声音,这声音被遮掩,倒是不是很大声。

潘垚往后退了一步,做了个噤声的动作,不让何金成和江宝珠过来。

她抬头看了看天,知道陈聪聪为啥耳朵尖红了。

春天,是万物繁衍的季节呀。

潘垚没有打扰蛇蛇进行敦伦大事,打扰这事不厚道!她领着几人下山了。

这是山林,是山间门万物的主场,人们进山,本就是人类扰了山林的生物。

“聪聪哥,你今儿在家还是去你姑姑那儿啊。”

陈聪聪:“在家呢。”

“那我一会儿去你家寻你。”

潘垚送了何金成和江宝珠回了六里镇,再回芭蕉村时,已经是落日西沉时候。

只见云蒸霞蔚,天边的云彩染上了一层艳丽的橘色。

陈家离潘家倒是不远,走一条小路,再饶过一条小河便到了。

陈家落座在小河边,那儿还有一座古桥,桥有数百上千年的历史了,是石头砌的,不长,也就二十来米的距离。

正好将小河两边连接,石桥的中间门拱起,带乌蓬的小船都能从桥下的大圆洞过去,江水悠悠,石桥经历了风吹雨打,石头面润滑斑驳,有着岁月的痕迹。

“潘垚,你找我啥事啊。”

潘垚过来的时候,陈聪聪早就等在了院子里了。

爹妈不在家,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陈聪聪虽然是半大小子,却也承担家里很多活,这会儿,他手上还拿着把砍刀,趁着天光还亮,正将晒在院子里的枯树枝砍了。

砍完了树枝,还得用干枯的稻草条捆扎,这样的柴火好烧,一通忙下来,手指头都粗糙了。

潘垚手中两个布袋,招呼陈聪聪和她一道去村子里乞米。

“乞米?”陈聪聪不解。

“恩,”潘垚点头,“今儿瞧到那么多条蛇,这是凶兆,家中或许有祸事。”

潘垚说得委婉,其实不是多条蛇,是瞧到蛇在万物复苏的季节里繁衍,这事它有凶。

当然,蛇蛇进行敦伦大事,这话潘垚也有点不好意思明说。

昨日时候,何金成都会和她说以身相许了,潘垚突然惊觉,翻了年,她就又长了一岁,是个大姑娘了。

咳,还是得注意点自己的形象,不可以像以前那样生猛!

“不过也不要紧,我听老仙儿说了,这也有祈禳之法,咱们去婶婶婆婆家讨两三勺的大米,再去石头那处熬成粥吃了,这祸事便避了。”

“啊?”陈聪聪愣了下,随即拍了下身上的木渣,三两下走到潘垚身边,接过她手中的另一个布袋,急道。

“那等啥,咱们快去吧。”

同为芭蕉村人,陈聪聪对小大仙可是很信任的。

过年时候,他奶奶以为姑姑家新房闹鬼,特特找了小大仙。

也是她帮忙瞧出屋子风水有些不妥,什么【宁叫门前闹嚷嚷,不愿屋后脚板响】,他们家这才知道,不是闹鬼,是人祸,是他姑父的大嫂子装鬼吓人呢。

……

“谢谢婶儿。”潘垚甜甜笑了下,冲舍米的婶子道谢。

“哈哈,谢啥,两勺子米的事。”婶子豪爽。

告别了乡亲,潘垚招呼陈聪聪,两人一道去了陈家附近的石头坡处,拆了鸡寮的几块破砖,垒了个简易的灶,潘垚再从家里拿了个陶罐和陶瓷大勺子,煮了一锅的白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