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3/4页)

“怎么回事!你们出人也不和我说一声,你这几个意思?”他拿起大哥大拨号,才说两句话便被扣押了。

“放开我,放开我!”

“你们知道我谁吗?老子上头有人!”

“放开我……我警告你们,都给我客气点!”

“……”

“别管这狗吠,将人带到车上去严加看管。”一身警服的大队长孙广民拿过尤传勇的大哥大,皱着眉看了一会儿。

随后,他将大哥大递给身边年轻一些的警员,声音肃冷。

“去查一查,他上头的都是些什么人,一个不落地查!”

“别怕得罪人,有什么事我兜着!”

孙广民环顾过周围,饶是他是个老公安了,见到矿场里还这么多人被禁锢自由,沦为挖煤赚钱的工具,都忍不住骂咧了几句。

“是!”

……

“得救了,我们得救了是不是?”

“公安来救我们了,来救我们了,呜呜——”

矿场这处响起了喜极而泣的声音。

见公安来了,潘垚这才准备回去,走前不忘交代高娟梅,道。

“婶婶,该咱们的工资,咱们就得拿,别不好意思开口,总不能真给他们做白工,对吧。”

“对对。”高娟梅脸色还有些白,眼里却盈着笑意了。

也因为这笑意,那抹疲惫和憔悴被清扫,虽然还瘦削着,却已经有几分在芭蕉村时的梅子婶婶模样。

潘垚挥别,“我走啦。”

脚步往前一踏,步入虚空,周围的景致在往后退。

……

日升月落,犹如跳丸。

转眼时间,日子从早春走到了暮春初夏。

芭蕉村这几日雨水不停歇,细细密密,泥土都湿泞得厉害。

这时候的路不比以后,没有沥青路,也很少水泥路,乡下镇上,好一些的路是青石板路,路是老老一辈传下来的,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月,石头面都被踩得润泽光滑,角落里有苔藓丛生。

放眼看去便是历史的韵致。

还有一些是石子路,要不便是土路,雨一下大,路面打滑,泥土融化进雨水里,坑大得能养鱼。

一脚踩下去,鞋子都拔不出来。

傍晚时分,下了学,潘垚回到家便去洗了头发洗了澡,换了干净的衣裳。

潘家是以前传下来的宅子,堂屋亮堂高挑,青砖木头瓦片,房间也不少。

潘垚就曾和潘三金戏说过,咱老潘家祖上也算阔过,惹得潘三金哈哈大笑。

潘三金和周爱红都是会过日子的,专门收拾了间屋子做洗澡房,前些日子,潘垚拉着他们去市里的百货大楼买了洗衣机,东芝牌的,有两个桶,左边洗衣服,右边甩干。

虽然没有以后单筒的方便,不过,它已经很便捷了,简直是解放了周爱红的双手。

“今天你大荣叔和梅子婶婶回来了。”

下了雨,天气有些湿冷,周爱红又去陈家说了好一会儿话,回来得迟了,也不多煮饭,准备将馒头炊一炊,再煮一碗榨菜肉丝汤来作配。

“将就着吃一吃,明儿妈再做好吃的给你尝尝。”

“这就很好吃呀。”潘垚坐在饭桌旁的长板凳上,脚丫子一晃一晃,闻着馒头的香气,微微眯眼。

她可不是说好听的,真的好吃,大馒头松软,还没有咬下,便能嗅到粮食的香气。

五谷杂粮,最能抚慰人心。

咬下一口,馒头虽然没什么味道,却能越吃越香,到后头有一股沁甜。

和榨菜肉丝汤一搭配,就更美味了!

斜桥牌的榨菜,半包就能煮一碗汤,肉汤咸香,再放几朵新鲜的菌菇,肉丝嫩滑,汤汁鲜美,她能一气儿地喝一碗!

“婶婶叔叔没事吧。”潘垚咬下一口大馒头,特别关心那工资,“钱拿回来了没?”

“拿回来了,拿回来了。”周爱红满眼是笑意,虚虚点了点潘垚脑袋,“你个小财迷。”

“不是财迷。”潘垚护短,“咱村子里的,吃啥都不能吃亏,给人做白工,这事儿没门!”

“是是。”周爱红好笑。

那煤矿主做挖煤这门生意,买卖人口,视人命如草芥,已经不是头一次了。

说来,他的矿上以前也出过意外。

之所以会走上买卖人口,那也是因为出了事,被家属闹上门,他要赔一笔钱,觉得不划算,这才盘算起了人口买卖。

等干上几年,拿一笔小钱将人打发了,也算安抚人心。

要是出了事,人往地下一埋,谁知道是他这儿出事的?

“被判了枪毙,吃枪子儿呢。”周爱红小声,“那高小飞也没好过,听说被判了二十年,今儿早上,高家那边还来了人来说情,哭着喊着跪着,叫你梅子婶婶他们留情。”

潘垚瞪大了眼睛看去,不放心了,“没留情吧。”

“没!人老太太拎着扁担,三下五除二,就这样挥挥几下,把人都给赶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