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第2/4页)

“不买啥呢,家里都有。”潘垚摇了摇头。

“爸,我帮你呀。”她跳下树枝,跟着潘三金一起,将摊子收拾妥了,推着板车往偏僻的胡同里走去。

再出来时,轻车简行。

……

路上,潘垚和潘三金说起了赊锅时,两方定了契的事。

潘三金惊了惊,“借运?那刚刚那个老大哥——”

“没事,也不知道是不是那大江哥修行不行,契才立下就断了,被借走的运寻不到落处,又还回去了。”

要不是这样,刚刚这大江哥小江哥哪里有这么好做生意,摊子都得被潘垚闹翻了。

“那就好,那就好。”潘三金庆幸。

会去赊锅,除了贪便宜的,还有的便是日子实在难过。

这种时候要是再被借运,那就是雪上添霜,屋漏偏逢连夜雨了。

潘三金方才瞧了好一会儿热闹,知道赊锅的不多,就一个老大哥。

“看来,老祖宗实在明智,说的话都是有道理的。”

“贪小便宜就是容易吃大亏!”

“是呀,还好咱们刚才都没有贪便宜。”

日光晒得江面一片银灿灿的,客船行驶在江面,船行破水,发出突突的声音,潘垚拿着爸爸给的零花钱,买了两瓶橘子味的汽水,喝上一口,被汽泡激得眯了眯眼睛。

回头时候,她得再去瞅瞅。

赊刀、赊锅做生意可以,借运可不成!

……

夏日天气疏朗,夜空都格外的明亮,漫天的繁星点缀,天幕幽蓝,一轮明月高挂树梢头。

忠关街的一处老宅子后门处,一辆三轮车停在门口,上头的货物都被拿到了院子里。

小江是个勤快的小伙子,这会儿拿着笔和本子,蹲在地上清点剩下的货物。

末了,再比对今日营收的钱票。

“唔——咱们被赊了一口锅,钱一下子就少了二十八块五,这么多,要卖多少东西才能填回这窟窿啊。”

小江咬了咬笔,薅了薅一头乱糟糟的发,有些焦灼,又有些肉痛。

石榴树下,大江坐在摇椅上,一边摇蒲扇,一边翘着二郎腿。

他晃悠晃悠,直把摇椅晃得吱吱响。

那悠闲模样别提多舒坦了。

听到弟弟这话,大江瞥了一眼过去,蒲扇一指人,脚踩石榴树的枝干,刹住了摇晃的躺椅。

“打住打住!可没二十八块五,咱们进货就二十三,这得算成本价。”

“二十三也多!”小江还是心疼。

潘垚似一阵风吹来,绕了两圈,最后落在院子里的石榴树上,摇得石榴树沙沙作响。

她瞧了瞧这江家兄弟,心中也是诧异。

原来,被赊锅了,这兄弟俩也是会肉痛的呀。

……

岂止是肉痛,想着被赊走的那口锅,小江心痛得今晚都没吃晚饭了。

“哥,要我说,咱们下次就别喊赊锅,赊刀了。咱又不做老家那门生意,喊这做啥?真被人赊了,我这心里啊——”

小江捧了捧心口,想了想,末了铿锵落声。

“贼不得劲儿!”

天知道,听到有人问一句赊不赊时,他一颗心提得多紧,多想替大哥响亮地应一句,不赊!

末了,却只能听着大哥豪气地应,赊!

他在一旁咬了咬牙关子,憋着一股气,打肿脸充胖子,笑得爽朗大气,好像赊出一口锅,只是赊出了一根火柴,洒洒水的事儿。

“怕啥,这钱收得回来。”大江不已为意,“我们签欠条的时候,上头写的是什么?”

大江脚踩地,坐直了身子,椅子的末端高高翘起。

他一脸严肃,随着说话,蒲扇一下一下的点过半空。

“猪过千,牛过万,地瓜一斤卖过一块!”

“这是啥?别人不知道,小江你还能不知道?这是咱们赊刀一族最有天分的云舟叔公给出的箴言,准着呢!”

“放心放心,钱保准收得回来,迟早的事儿,那欠条给我留好喽,一张一百四呢,说啥咱也不亏!我就不信了,一百四的钱,十四张大团结,到时还能不值钱?”

大江重新又躺回了摇椅上,脚一蹬,摇椅又咯吱咯吱的摇晃了起来。

瞥了一眼铁盒子里的钱票子,大江摇着蒲扇,神情快活极了。

“干嘛不喊赊锅,多好的揽客由头,没瞧见咱们今日的生意多好嘛!啧…那客人就没停过,你哥我啊,那说得是嘴皮子都干了。”

小江嘀咕,“箴言,什么箴言,那都是迷信……还天才呢,你瞧叔公现在过得什么样了。”

“再说了,欠条哪里有真钱好使,真等箴言实现了,还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们赊刀赊锅,赊出去不心疼,那是因为有人找他们做生意,是人家出的钱。”

小江嘀嘀咕咕,大江被嘀咕烦了,一摆手,颇为不耐又妥协。

“成吧成吧,等生意打开了,咱们就不喊赊锅赊刀的由头了,咱们凭好货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