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洛宁,接旨!(第3/4页)

而倭国真人全部折损,强者高手也损失惨重。

英子有这十几万精兵打底,也能控制局面了。

洛宁却是叹息一声,“可惜剩下这么多的千里马,却无法运回西藩。”

周围观战的倭人,见到幕府全军覆没,顿时魂飞天外,作鸟兽散。

任谁也想不到,声势浩大的大津之战,仅仅半天工夫,就以幕府大军全军覆没落下帷幕!

一百五十万大军,这么多的强者啊,就这么葬送了啊。

只要不是白痴就都知道,幕府完了,神国也完了。

不但幕府要灭亡,就是神国的脊梁,也彻底被打断了。

原以为神国多么强大,似乎战无不胜。原来,神国竟然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

大津之战的结果传到各地,整个倭国顿时笼罩在无边的阴云之下。

可是同时,又有无数的底层贱民,反而欣喜不已。

大津决战的结局,也奠定了英子女王的王廷基础。丧失力量的各藩,已经没有反抗新王廷的力量了。

……

十月初十,洛宁压着十几万俘虏和幕府将军,回到了平安城。

英子女王率领新任命的朝廷百官,恭恭敬敬的出城迎接,高奏凯旋乐。

洛宁还给自己加了大夏钦差大臣的头衔。英子女王率群臣当众向他跪拜,表示藩国臣服天朝上国之意。

当天,幕府将军丰德秀康,这个统治倭国百年的大人物,在平安城当着所有人的面,被处以斩首之刑。

丰德秀康等人死后,还被传首关东各藩,震慑不服。

同一天,镇西寺主爱染法王,在皇宫罗生门前的广场上,被处以元神凌迟酷刑。

原本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爱染法王,当众哀嚎了几个时辰,才痛苦无比的魂飞魄散。

就是他的尸体,也被老鼠啃噬殆尽。

一千多从镇西寺被解救出来的女修,包括英子公主,见到爱染法王死的如此凄惨,道心才有所愈合。

第二天,英子女王在洛宁和陆翩翩的授意下,连接颁布诏书。

第一道诏书,改倭国为大夏瀛洲,尊大夏天子为君,自为臣属。

第二道诏书,以倭国为大夏瀛洲,废天皇僭越之号,更号为瀛洲王。历代所谓天皇,皆改为王号。

暂时,以瀛洲王兼任瀛洲牧。

瀛洲王廷每三年,遣王使去长安觐见,纳贡。

瀛洲王每十年,亲自入长安觐见天子。

瀛洲王册封世子、大婚、谥号等大事,皆须报天子。

瀛洲牧须由大夏朝廷委任。

瀛洲王驻平安城,瀛洲牧驻大宰府。

第三道诏书,废黜幕府。

第四道诏书,召回骚扰大夏海疆的倭国水师,改倭军为夏军。

第五道诏书,颁布《大义诏》……

一道道诏书,让不知道多少倭人怒火中烧。

可是,倭国大军损失殆尽,绝大多数强者也都陨落,根本没有反抗之力。

至于英子女王本人,根本没有王图霸业的野心。她对倭国,早就没了认同。

她想做的,只是得到陆翩翩和洛宁的认可,最后能收她为徒。

什么狗屁神国的存亡荣辱,她才不关心。

下了几道王命,英子女王就派遣使者,渡海去大夏,进长安觐见天子。

当然,使者的人选也需要洛宁同意。

洛宁和陆翩翩也知道,虽然眼下倭国没了反抗之力,可将来就不同了。

要想彻底控制倭国,将这个“瀛洲”消化掉,那就需要大夏朝廷接下来的措施。

这些年,倭国一直是大夏的敌人,对大夏沿海州郡多有荼毒。

他拿下倭国献给朝廷,如此滔天之功,就算换来的是大夏朝廷的猜忌,他也无所谓了。

……

一个月之后,洛宁和陆翩翩帮助英子稳固了局面,眼见瀛洲王廷的班子开始运转,就准备离开平安城。

这段时间,洛宁心中也很不是滋味。

因为每天,都有大量的亡灵战士怨念消散,轮回消散。

到了快离开平安城的时候,原本五十万亡灵战士,只剩下三万两千多顺利修成鬼道,其他四十多万阴兵,全部转世寂灭了。

说起来,它们得到超度和解脱,对它们而言是好事。

可是洛宁还是有些惆怅。

是这些亡灵战士,让他找到了兖州鼎的下落,还让他消灭了倭国大军,将倭国变成了瀛洲。

好在,还是有三万多阴兵有了机缘,成为真正的鬼修,拥有了阴寿,得以继续存在。

而且这三万多鬼修战士更加强大,很多都是八品鬼修,七品鬼修也有一千多。

它们能有这个机缘,当然也因为洛宁的祭祀大演。

洛宁暂时将三万多强大的鬼军留在平安城镇守,让陆翩翩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