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换个节目(第2/3页)

“人家可是享受国wu院特殊津贴的人,现在正和人一起编写关于二胡考级的书籍,听说了你的事儿……”

燕长青的郁闷就没了。

没办法,总有人做的事儿,让你无话可说。

就不用说一大串的头衔,单说十几岁就去鸭绿江那边的人,总归是值得让人敬佩的。

也不说鸭绿江那边是什么样儿,就说年龄,到现在都六十多岁了吧!

如今还在忙着编写书籍,为了发扬二胡文化尽心尽力的人,真让人没话说。

目前在音乐方面,知名度最广的,就是钢琴考级,哪怕到了以后也是。

但是二胡,到目前还没有考级这一说。

一旦这事儿做好了,不但对二胡文华传播有利,也相当于给了无数民间二胡爱好者们,一个出头的机会,真的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儿。

……

让燕长青有点意外的是,这位竟然还是一位女性。

他以为十几岁就敢跨过鸭绿江的……好吧,总之,是有点意外。

老太太看起来还是有点严厉的,大概是当老师当习惯了。

不过和燕长青差不多,她见到燕长青,也很意外,左右看了看:“你们也没给我说,这还是个孩子啊!”

随即又冲燕长青笑道:“打扰你了,我就是一时好奇,本来以为你们应该在排练,顺道过来看一眼,没想到还麻烦你跑了一趟!”

燕长青很有礼貌:“许老师好,我是燕长青,是玉东油田宣传部的,六岁开始学的二胡,请老师指点。”

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人家客气,直接用二胡说话吧!

许老师毕竟也是军旅出身,比他还利索,往那一坐:“那行,我先听听。”

结果二胡声响起,她就坐直了身体。

还是那首渴望,反正上报纸的就是这一首,就继续这首吧!

技能到了二级,就无所谓曲子的难度啊技巧什么的,就算是一首儿歌,照样可以让人哭笑随心。

大概这就是开始摸着了“道”的边缘,在二胡上,已经可以随心所欲了。

……

也就几分钟的时间,一曲结束。

许老等了片刻,而后直接站了起来,拍着手说道:“一代新人胜旧人,这可比我厉害多了,哈哈!本来我是抱着交流的心态来的,现在的话,我就不献丑了!”

“看到你这个年龄就能达到这种水平,我可以更放心大胆的继续编我的书,继续推广咱们的二胡文化。接下来我还想推动二胡评级的实施,这份工作正需要咱们广大的二胡工作者们来一起努力!”

接着要了燕长青的联系方式,也给他留了个联系方式,又说道:“也不是倚老卖老勉励你,那我就,提前预祝你在艺术的道路上,能走的更远吧!”

燕长青表示感谢,而后目送她和几个人离开。

然后杨导就冒了出来:“长青啊,你那个节目,我们又综合考虑了一下,觉得有必要调整一下……”

三秒钟之前综合考虑的吧?

……

就刚才简单的演奏了一下,燕长青觉得自己这里的待遇,似乎忽然就提高了不少。

反正感觉不少人的态度都变得更加友善,大概是这里面还有人是刚才那位许老的学生吧!

接下来就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

燕长青原本的儿童戏曲联唱伴奏没了。

因为本年春晚上,刚好有个小品类节目,是渴望剧组的主要演员来参演的。

于是顺便就给后边加了个节目,电视剧主题曲的二胡独奏。

刚好燕长青因为演奏这个上了报纸,让他上台再演奏一次,大家都觉得挺合适,既满足了民众们的要求和好奇心,也增加了春晚节目的宣传效果。

简直一举好几得的事儿。

燕长青也挺满意的,这就意味着,他不用陪一群小孩子训练和彩排了。

因为接下来等各地的演员都到位,会赶在春晚正式演出前,进行连续多次的彩排。

而中间肯定少不了各种训练,各种细节上的调整,特别是需要配合演出的节目。

但是如果是一个人的话,那可就自在多了!

所以走出电视台的燕长青,感觉京城冬天的风,可真清爽啊!

……

接下来几天,燕长青依然每天去故宫参观。

这种日子挺悠闲的,隔三差五地打个电话回去,问问酒厂那边的库存还有多少,也只能问问,毕竟都到了这会儿,就算库存全没了,他也没法回去。

再说他也不想回去啊!

每天早上和公园老大爷似的,晃悠悠去故宫,路上再买份报纸,一边走一边关心一下世界大事。

看着别人大清早不得不起床,冻得缩头缩脑的,顶着寒风哆嗦前行,自己却丝毫不怕冷风灌脖,那惬意就别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