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修桥 复写纸(第2/3页)

……

燕长青直接打到祝主任那里:“祝叔,我这边想修个桥,咱们油田的施工队能干不?”

祝主任问:“准备修多长的桥?等等我先找个人过去,勘察一下地形。修桥还是挺复杂的,两岸的高度落差有多少,下边的地质构造……”

燕长青打断了他:“现在是一座小木桥,过不了大车。两岸高度也都一样,大概十几米……”

祝主任当时就笑了:“原来是这个修桥,我还以为你计划多大的工程呢!等等我让人给你打电话,这点小工程都不叫事儿,算是给他们休个假了!”

老祝同志现在也是牛起来了,工程上的事儿他都开始打包票了。

不过实话说,打几根木桩铺几块木板都能凑合的小河沟,修个桥确实不是大事儿。

……

工程队到了之后,不到一个月桥就修好了。

对于两岸的人们来说,这是一件大好事,虽然其他人用的不是很多,但是有一条稳固可靠的水泥桥,特别是两边坚固的桥栏杆,总比原来的那个木板桥更让人安心。

而且亲眼目睹一条木桥,在短短一个月内,变成了一座再不怕涨水被冲毁的水泥桥,也算是一种见证。

照例在完工可以试通车的时候,在大家的兴高采烈中,放了一堆鞭炮表示庆祝。

不过这个桥实在太小,而且修的地方也不算交通要道,也没人来采访一下,让酒厂在扬扬名气,算是点小遗憾。

而且也没什么人来庆祝,只有杨乡长带着几个人跑了过来,还带了一份奖状,虽然只是乡里颁发的,也算对燕长青的嘉奖。

……

倒是工程队觉得有些过意不去,说这点小活儿,有点对不起每天喝的好酒。

油田过年时候发的就是好日子酒,他们知道那个酒在市场上都不算便宜,但是在酒厂喝的,虽然连瓶子都没有,可明显比那种更好喝点。

想想现在广告上那位明星端着的酒,自然知道这酒价值不菲。

当然对酒厂来说,这都不算个事儿,工程队的人又不多,随便他们喝还能喝多少?

不过燕长青还是趁势说,那正好,要是过意不去的话,给我们这的人指点一下,怎么修水泥路。

他打算把大燕庄的路给修一下,前面到小李湾那个路口,后边当然是到酒厂这里,一直到桥上全部简单修一修。

这种工程就不需要油田的工程队,人家回去也有工作要干的!

村里的工程队就能凑合着用,反正路又不怕修坏——再坏也不可能比现在更坏。

修桥的时候村里工程队就跟着帮忙干了,现在再学一下修水泥路,也没那么难。

……

等工程队离开,酒厂这边的建设工程也算是告一段落。

修路的事儿燕长青就不管了,燕兴旺老头现在干劲十足,不能打消他的劳动积极性。

接下来燕长青正要继续自己的酿酒大业,就被老妈给召唤了回去。

进了家门就看到了申校长坐在家里,见到他进来,还挺不好意思地笑笑:“对不住对不住,实在是最近你去学校太少,有些学生就开始放任自流,我打听过的,你现在没那么忙了,要不咱以后体育课还继续上?”

修桥的时候他确实离不开,油田工程队能来都是给面子,可不是给钱人家就愿意来给干的,而且他在这里的话,协调人力物力都方便。

分身乏术,熊孩子们他也顾不上多管多问了。

燕长青点点头就答应了下来:“正好我就打算继续过去的,不过现在忙,不太可能像以前那样准时上课的。”

“只要你隔三差五能去看看就行。”申校长搓着手,也是真不好意思。“主要是现在学习任务逐渐重了,作业比较多。有些孩子可能产生了厌学心理,现在成绩下滑的太厉害……”

“孩子大了,也不太好管。孩子们的想法和大人又不一样,每一代孩子的想法都不同,这个……”

……

听着申校长的述说,燕长青就明白了,像二娃等一部分学生,原来就是学渣,只不过现在因为自己,在自己的‘教育’下,他们的成绩变好了。

但是自己忙起来顾不上去问上几句,这些家伙们就恢复了本性。

实话实说,现在的作业也确实多,学生们的手指头上,握笔的地方,大部分都会有一个老茧,被笔磨下去再起来,起来了再磨下去……

像燕长青自己,他虽然高中毕业就去打工了,但是那个老茧,却是一直又陪了他很多年,后来才逐渐消失掉。

不过作业多也是没办法,乡里学校也没什么学习资料,甚至印刷卷子的条件都不足。

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老师把不知道从哪儿找来的卷子或者习题,抄写到黑板上,下边的学生们再抄写到自己作业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