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原来如此(第2/2页)

“可是陛下,”崔曜迟疑道,“您总不能又回建康城吧?当初没有立国,您不在还有些理由,如今已经有国号,百官,再像从前一般,动不动就离朝一年半载,实在是说不过去啊。”

萧君泽淡定道:“我会暂时留下,把内阁组好,处理好事务,再以巡游为名离开一段时间。”

他的内阁和资本主义那种还是有区别,有点类似于明朝的内阁,但并不像明朝那样,都是文官大学士,而是有一部分军中将领,明朝皇帝时常几十年不上朝,靠的也是这种内阁。

他倒是想弄个西方国家那种内阁,毕竟再差的资本主义也好过封建,但可惜的是目前是连蒸汽机都没有出现的中古时代,根本没有能支持各地选举的生产力基础,当没有足够的思想启蒙支持时,是不可能有指哪打的基层组织的——普通的农人可不懂什么阶级,他们只相信宗族血亲。

至于工人,在他二十年的精心培育下,如今整个北朝南朝的正式工人加起来,终于突破了四十万,占人口总量的百十分之一都没有,就别提什么工人组织了。

所以,他和崔曜谈起了组阁名单,至于内阁官职,用大学士这个官名显得太文化了,崔曜提议用“九卿”来命名,比如他觉得自己的位置,可以当个“首卿”,萧衍也算有功,当个“次卿”还是够的,贺欢什么的要是想进去,就只能是“季卿”或者“长卿”“少卿”“贵卿”……

萧君泽看着崔曜那兴奋的模样,微微挑眉,调侃道:“怎么跟后宫封妃似的,还定出高下来了。”

“这,群臣本就是陛下您的人,只是分内外罢了,”崔曜理直气壮道,“臣侥幸有丞相之责,自应主外,操持朝中杂务,贺、贺将军主内,本就是正理。”

萧君泽看他神采飞扬的模样,笑了笑:“嗯,你说得有理,就设九卿。”

嗯,这么多年,自家崔曜兢兢业业,给个首卿,合理!

-

送走了崔曜,很快,北方的更多的消息送了过来。

大狗和二狗终于有新的消息传来,这两个狗子带着兵马夺得了北方十分重要的邺城,他们的办法是——拿自家身份为诱饵,引出了邺城中的主力,带着人绕够了弯子,被人追得鸡飞狗跳后,终于把人引到了大部队面前。

宇文洛生的主力部队是从贺欢手下脱离而出的,岂是普通的士卒可以比的,只花了半天功夫,就处理掉了这只主力。

但同时,宇文洛生也吓得三天没合眼,不但立刻把大狗和二狗和他的新伙伴们连夜送回洛阳,还大哭着对萧君泽上书,说自己实在才疏学浅,无法教导两位殿下,还是将他们交给贺将军吧。

萧君泽看着宇文洛生吓到用掉自己珍贵的信鸽送来的血书,撇了撇嘴,知道自家小狗被嫌弃了,于是让独孤如愿提笔写信。

“告诉宇文洛生,将道歌和道途两兄弟送到贺欢那边,别送回洛阳了,”萧君泽淡定地道,“那个裴邃也挺大胆,知道狗子的身份还敢这样,这么有想法,单独让他带一军,去草原防备柔然吧。”

独孤如愿心中一寒,低眉顺眼地写着军信。

三狗的热情道:“我也要去,我也要到母亲那边去!”

萧君泽看着只到自己腰间的三狗,皮笑肉不笑地道:“你是卷子做得少了,还是想学高数了?”

三狗顿时噤声。

萧君泽抬起头:“也是你还小,闹不出什么乱子,我才留你在身边,等你大一点,看我留不留你。”

大狗二狗已经是人厌狗烦的年纪了,他最近忙,还是给贺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