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第2/3页)

不多时,两个丫鬟抬着一座炕屏来了。

方方正正,古木为架,雕的是老花色,这还倒罢,难得的是这是件玻璃屏,时下也唤琉璃,玻璃屏中嵌的是一副字画。

柳氏就叫放在跟前,先叫细细赏看,笑问:“如何,可还看得?”

实则心里话已转了好几回,见顾运眼珠子一动不动,看着琉璃屏内的字,端的笑说:“姑娘想是看出来了,那里头的,正是前朝黄元宗的真迹,无名山踏雪游记。”她也是从梅姨娘那里拿来东西后,叫二老爷看了,才知道这真是一样好东西,当时心里就已经不想送出去,只是被二老爷斥了一顿,说她眼皮子浅,不送出去,怎么叫司桓肃看见他们的心意。

是以别看柳氏现与顾运说得言笑晏晏,实际心里都心疼得滴了血,她不懂什么书法,更不稀得赏玩炕屏,只知道这不大的一个东西,能换来多少银子!

顾运还真惊喜到了,炕屏她的确没多稀罕,过来一见,才知这一架玻璃炕屏,也是插屏,里头封插的居然是黄元宗的书法!

她打小因为喜欢书法的缘故,对此道还算有些研究,这一番细看下来,心里有五六分把握这篇是真迹,但也并不敢下十分的论断。越是这样越发心痒,想将东西抱回去,请人来鉴断鉴断。

实在是意外之喜!这样好东西,原来竟然是司桓肃母亲的陪嫁之物,可就这样硬生生落在了别人手里,特别是还不懂欣赏!

顾运在柳夫人眼睛里没看见一点喜爱之情,心里连连出来许多心痛之感,真想摇着人脑子跟人说知不知道这是什么,知道知道黄元宗是什么人么,那位可也是流传存世作品并不多的一位啊!

“真是好看呐。”现实就是,顾运发出非常普通的和普通人一样的感慨。

一边对自己说,可不能喜欢什么都面上露出来,叫人拿捏住。

然后又开玩笑似的说道:“不知道太太哪里寻得的,竟然有这的运气?”

柳氏正等着呢,还生怕人不问。闻言,先装作一愣,然后立马叹了一声,乃慢慢开口说道:“这事,说出来不怕你笑话,这东西,原是我那先大嫂子之物,她亡故后都叫那些贪财的下人偷着给卖了出去,后来我偶然在外头看见,觉得眼熟,想起来,就赎了回来,不为着别的,是不想叫外人糟蹋了,到底是我大嫂的旧物,看着也是一份念想。”

若不是顾运知道真相,还真要被柳氏这一番表演骗过去,明明是这一府的人不要脸,老公把老婆的私产抢过去送给小妾,还杀了老婆,小妾后面为了生存又上贡一半财物给柳氏,一家子合起伙来吃一个善良的女人,心真是黑毒得没有边了。

现在还大言不惭编造另一套洗白说辞。

顾运心里气呼呼,面上只能假装着,呵呵一笑,“夫人真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说着又去欣赏那一架炕屏。

柳氏眯了眯眼,缓声道:“我听说一件事,也不是是真是假,可想问一句,又怕唐突了姑娘。不知……”

顾运眨眨眼,“夫人要问什么?”

柳氏叹了一下,“原也不该问,只是,说到底,那终究是我们司家的子孙,这才舍下脸,想问问姑娘,可是与我们家从前那位大少爷,如今正在稽查司里当皇差的那位,正在议亲了是么?你别多心,问这个不为着别的,就是我们老太太,这么多年,还日日惦记孙儿,若果真要定亲了,她心里头也欢喜呢。”

顾运一听,立刻把脸蛋憋红,低着头,满作害臊,又拿着帕子捂脸,声音都急了,“哎呀,夫人如何说这个,我……这些事,自有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安排的,我、我只听话就是了。”

柳氏一听,果然误会,认定顾运是司桓肃的未婚妻。她若不是,两家没做亲,哪里还顾着害臊,只怕要着急问哪里来的谣传,很该哭了。

由此,心中大定。

然后忙上前,笑着道歉,“原是我的不是,不会说话,得罪了姑娘,我给姑娘陪个不是,姑娘莫要恼了。”

顾运才慢慢缓过来,给人一个台阶下,才能继续把话说下去。

柳氏果然把顾运当着孩子哄,又叫她吃点心,又让喝茶。

见她好了,才继续说:“今日请你来,一个是见姑娘亲切,想着娘儿两个说说话;二个,你虽年纪小,恐怕也听过几句关于我们府上的旧事,家族的不幸,好歹熬过了,也不敢再提。只是有一件,不管是老太太还是我们老爷,心里一直都惦念着,后悔不已。当年司家几位族老,一定要将阿桓那孩子从族谱中除名,我们没拦住,造成那样的局面。这么多年过去,老爷年年都去族中周旋劝说,这两年,那几位族老都松了口,这便是默许了,同意阿桓归宗之事!只是我们现下不得见他,就想让姑娘你替着从中说和一番,你看,大少爷归了宗,对谁来说都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