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这次诊金结算, 霍善照例先看奖池新增了什么,定睛一瞅,他赫然发现奖品栏多出个【泛舟高手】。

怀揣着满心好奇,霍善打开这个一次性技能道具的介绍。

原来这技能是由李渊贡献的, 在玄武门事变发生的时候, 李渊正在湖上泛舟。等到玄武门那边杀得差不多了,他才让人把船靠岸, 问身穿甲衣、手执兵器、满身杀戮气息的尉迟敬德:“今天是谁在作乱?你怎么跑来这里?”

据传这是李渊觉得手心手背都是肉, 听到杀声震天都没有回岸边, 准备等几个儿子杀出结果来再做打算。这不,张口就问“今天是谁在作乱”, 显然是把解释权交给了拿着武器杀到他面前的人!

所以这个一次性技能道具的效果是这样的:假如你有拿不定主意的事, 大可以用用它去泛泛舟。等到一个时辰的泛舟时间结束, 一切兴许就有了结果!(注:该结果不一定是你想要的, 如不能接受切记要慎用。)

霍善:?????

不愧是你,总是出些啥用没有的技能道具。

“还是看看新商品吧。”霍善嘀咕了一声, 打开了商城,只见上头出现的是一把琵琶。

还有提示说假如一口气买十把的话可以获得随机曲谱一本!

霍善一边暗自腹诽哪个傻子会一口气买十把这玩意, 一边把购买数目选到最大。

很快地, 他获得了十把琵琶,以及一本《段师琵琶曲谱》。

这位段师的相关记载出自《乐府杂录》,讲的是有次大唐长安遭遇大旱,皇帝下诏让两市奏乐祈雨。天门街上的百姓特别好胜, 奏着奏着双方开始以乐曲比斗。

先是东街盖了处高高的彩楼, 请来当时公认的琵琶第一人康昆仑登楼奏乐。康昆仑亦是自负盛名, 并没有推辞,上楼就弹起了自己新编曲的《绿腰》。

大家都认为西街那边必然要输了, 结果只见一妙龄女郎抱着琵琶登上对面的高楼,笑着说:“我也弹一曲《绿腰》吧,但是会把这首曲子移入枫香调中。”

众人听不懂什么是枫香调,可这种事都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女郎”抬手一下拨便有风雷之声,听得满街百姓如痴如醉。

瞧瞧这弱质女流,弹起琵琶来居然比康昆仑这个西域汉子更有气势!

投她!

必须投她!

事实上这一曲折服的不仅是听众,连康昆仑这个当事人都大为叹服,当场顾不得什么东街西街的胜负了,二话不说跑过去表示想拜对方为师。

对方闻言微微一笑,回去换了身衣服出来。

大伙这才知道原来这“女郎”居然顶着个锃亮锃亮的光头。原来他乃是庄严寺的僧人,法号善本,俗姓为段,江湖人称“段师”。

西街的商贾跟风筑楼时被东街那边嘲讽必输无疑,咬咬牙下了血本去请段师出马!

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是有钱能让和尚当女装大佬和人斗琵琶!

霍善看得大为震撼。

不愧是大唐人,连祈雨都能这般热闹。

霍善麻溜抱着个大大的琵琶去找李长生。

一见到人,他张嘴就来:“师父,我想看斗乐!”

李长生:?

霍善把琵琶拿给李长生看,还学着李渊那样抱着它瞎弹了一段。

他记性好,又爱了解新鲜事物,李渊弹的时候他看得目不转睛,所以他只是看李渊弹了一遍,自己便能学个七七八八。

就他这本领,哪怕不学医也绝对是天赋异禀。

在汉代琵琶还不算太流行,据传是游牧民族比较爱抱着它在马上弹,而且样式也和后世不太一样,还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渐渐发展成后世熟知的模样。

比起需要很好的臂力才能扛起来的琴瑟,琵琶的重量还是比较友好的,抱着到处弹给人听都没有问题。

李长生听了霍善的弹奏,又听他仔细讲了康昆仑与段善本斗琵琶之事,笑了笑,无奈地说道:“我们这里都还没有会弹琵琶的人,如何比得起来?”

霍善道:“人家也不仅是比琵琶的,也比别的乐器。”

李长生道:“既然你有兴趣,那便给江夏乐师弄个月旦评。说不准等你把这月旦评办起来了,连周围各郡的乐师都要来凑热闹。”

至于月旦评本来是做什么的,那根本不重要。

反正都已经被霍善编排进戏文里去了,挪过来搞斗乐大会也问题不大。

霍善听后两眼一亮,正准备乐滋滋地去找霍光问能不能安排此事,又想起自己刚得了枚新印玺。于是他又倒了回来,一手抱着琵琶,一手摸出李世民塞给他的新印玺,边跟李长生说明情况边强调不是他索要的。

是李世民非要给他的哦!

李世民还让他带医学生去巡疗!

他觉得他们江夏郡的医学生都已经学了这么多年,也可以巡疗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