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推荐(第2/5页)

姜凌低头看着沈小梅那残疾的手掌,温声问:“小梅,还记得家在哪里吗?”在监狱里,沈小梅死也不肯说出往事,对父母家人没有丝毫留恋与温情,或许她有个不愉快的童年。

沈小梅双唇紧抿,一个字不说。

父母像丢垃圾一样把她卖给人贩子,拿到钱时美滋滋用沾了口水的手指数钱,连一个眼神都没有甩给她,那一幕深深刻在她脑海里。

伤得太痛,沈小梅不想和任何人说。

她可以不为沈三壮辩解,她可以看着谢家燕被警察带走,因为她不想小勇和小薇失去与亲人团聚的机会。

可是,眼见得小薇找到小姨、小勇也有警察帮他找爸妈,沈小梅心里酸酸涩涩难受得很。

姜凌看出了沈小梅的窘迫与纠结,蹲下来与她目光平视:“别担心,如果找不到家人,你也能到福利院去生活。”

沈小梅的目光终于有了丝光亮:“福利院?”

姜凌道:“对,那里是政府拨款,有大房子、院子,有保育员照顾孩子,有老师带孩子们读书,有院长管理福利院,他们会送你这么大的孩子上学,直到成年、找到工作独立生活。”

沈小梅眼里的光亮愈发炽热,不敢置信地看着姜凌,因为太过渴盼,身体不自觉地有些颤抖:“真的吗?像我这样的残废,他们也会要吗?”

姜凌重重点头:“真的,我就是从福利院出来的。”

应松茂刚刚结束实验,匆匆赶到打拐大队办公室,一进门就听到这么一句话。

姜凌是孤儿?

应松茂停下脚步,目光不自觉地带出一分怜惜。

姜凌没有父母亲人疼爱,却坚强沉稳、独立冷静,不知道这份心性是经历了多少磨难才形成的。

由姜凌想到自己的妹妹应玉华,应松茂有了个大胆的想法。玉华天生失聪,性格有些孤僻。为了让她融入正常人的世界,父母和自己不知道费了很多心思。如果让她与姜凌多接触,说不定玉华能变得活泼一些?

袁毅安排了一切,放下电话正看到应松茂,便打了个招呼:“松茂,你来了。”

应松茂冲他点了点头,走到姜凌面前伸出手:“材料,给我吧。”

姜凌将自行车铃铛失窃案的所有资料都交到他手中。

应松茂干巴巴地说了句:“谢谢。”想了想,又加了三个字,“辛苦了。”

李振良凑过来问:“应队,论文真的会署我的名?”

应松茂看了他一眼:“三作。”

得到回应的李振良兴奋挑眉:“第三名也挺好的,谢谢应队!”要不是刘浩然拿了本期刊给大家科普了一下,李振良连期刊论文是什么都不晓得。现在能够沾姜凌和应松茂的光,让自己的名字印在公安系统的专业期刊上,多光荣!

李振良已经想好,等论文发表之后一定要多买几本,亲戚朋友每人送一本。

他恨不得告诉所有人:我,李振良,出息了!

姜凌看他有点飘,不得不压低声音道:“控制点。”

听到她的话,李振良这才意识到自己不是在派出所里,而是在市局打拐大队的办公室里,不由得讪讪地抬头摸了摸脑袋,整了整脸上笑容,努力让自己看上去稳重点。

应松茂有点想笑。

姜凌明明是金乌路派出所最年轻的,刚从警校毕业半年,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领导范儿,案件组那几个都唯她马首是瞻。

打拐大队的周瑾亮推开门,扬了扬手上的笔录本,大声道:“妈的!这俩完全是滚刀肉,什么都不肯说。”

袁毅皱了皱眉:“没交代他们晚上的落脚点?”

周瑾亮摇头:“那个谢家燕眼泪鼻涕一起流,不停地卖惨,先说孩子是亲生的,后来又说是捡来的,还说带着三个孩子到大城市来看病,白天讨饭、晚上睡大街,钱都花光了,想求我们帮帮忙。”

沈小梅忽然插话:“警察叔叔,他们在撒谎。我们都是他们拐来的、买来的,讨来的钱都得交给他们,如果每天讨来的钱不够,他们就会拿棍子打我们。小薇的脸、小勇的腿,还有我的耳朵,都是他们弄的!”

领头的沈小梅说了实话,小勇与小薇也都跟着说话。

“他们不是爸妈,是坏蛋。”

“他们不给我们饭吃,不听话就会挨打。”

“晚上住在破铁皮车子里,漏风,冬天好冷。”

沈小梅很聪明,记性也好,虽然没有上过一天学,但因为每次乞讨要数钱,她无师自通也学会了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不只我们三个,还有六个小孩子。他们把我们分成了三组,每组都由一男一女盯着。之前死了五个孩子,都被埋了。”

有了孩子们的证词,袁毅与周瑾亮对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