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媒体(第4/5页)

如果见不到姜凌,她做的那些事情就不会被人发现。

可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吃。

袁毅见多了这些罪犯懊恼悔恨的模样,内心毫无波澜。反正现在犯罪事实清晰,直接提请公诉等待法院判决。

他目前最要紧的事,是帮助姜凌找到她的亲生父母。

可是,当袁毅带队前往三医院进行详细的调查,询问1973年11月妇产科产妇信息时,等到的消息却是没有。

时隔21年,档案信息不全,很多医护人员已经离职,根本查不到当年被掉换婴儿的那对夫妻。

警方内部通告已经发出,一时半会没有收到反馈消息。

只能求助于媒体了。

应松茂虽然话少,但他技术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人缘还不错。当他找到公安局宣传科小陈时,小陈毫不犹豫就应承下来。

宣传科和报社那边记者关系很好,很快一则寻亲启事便登载在面向全省的《都市快报》、《生活日报》的中缝广告栏。

“1973年11月10日晚,在晏市三医院,林姓警察与肖姓老师的孩子出生后被护士恶意以死婴调换。他们以为孩子夭折,其实孩子还活着,被送至福利院,身上裹着黄色打底绣红色凌霄花的小包被。亲生父母看到请速联系晏市公安局打拐大队,电话XXXXXX。”

为了尽快的找到姜凌的父母,晏市公安局动用了所有的资源。

除了在警方内部发布通告、报纸上登载寻亲启事之外,宣传科还联系了当地的电视台和电台,发布警情通报。考虑到姜凌的亲生父母可能已经离开晏市,宣传科还与省厅联系,在省城的电视台、电台也发布了相关新闻报道。

医院本是救死扶伤的地方,没想到竟然有护士恶意以死婴调换活婴,并将活婴恶意遗弃,送至福利院抚养。

这条新闻太过揪心,一经报道,立刻引起了全省人民的关注。

“怎么会有这么恶毒的人呢?太无耻了!换了孩子却不好好养,恶意丢弃在福利院,让那个孩子孤孤单单长大,太不像话了!”

“这样的人应该严惩,必须把他们抓起来坐牢,最好是枪毙。”

“妇产科的护士竟然参与孩子的调换?这让我们以后生孩子还能相信谁?太不是个东西了,把她也枪毙了吧。”

“对了,还有那个福利院的保育员,明明知道孩子是被别人悄悄送来的,她还故意隐瞒孩子的身世。要是她早说出来,说不定民政部门的人就能够帮那孩子找到亲生父母。让那孩子与亲人分离21年,太残忍了。这种人就应该下大狱,将来死后下十八层地狱,不得好死!”

一边骂,大家一边帮忙打听。老百姓口口相传吧,这则消息迅速在省内扩散开来。

某一天晚上。

晏市北城区,一栋老宿舍楼内。

一对中年夫妻看完新闻联播之后各自起身,男主人去厨房洗碗,女主人则在客厅拖地,等着电视剧《包青天》开播。

忽然,电视台插播的一则社会新闻引起了女主人的注意。

“近日,一起婴儿被调换案件引起警方高度重视。1973年11月10日晚,晏市三医院发生护士恶意调换婴儿事件,林姓警察与肖姓老师的亲生女儿被误送福利院,身上襁褓为奶奶亲手所绣,黄色打底绣红色凌霄花的小包被。如今女孩已长大,警方呼吁其亲生父母尽快与警方联系,让爱回家。”

当看到屏幕上闪过明黄底红色凌霄花的襁褓照片,女主人忽然瞪大了眼睛,大声冲着厨房喊:“老李,老李!老李快过来,你看看这个小被子你认不认得?”

男主人正系着围裙洗碗,听到妻子的呼喊吓了一跳,赶紧关上水龙头,甩着滴水的手走出来:“怎么了?”

电视上的襁褓画面只停留了几十秒钟,等到男主人赶来的时候,那个画面已经消失了,但这并不妨碍女主人兴奋地将事情描述出来:“老李,你还记不记得你原来有个同事,姓林,他妈妈很会绣花?”

老李在脑海里努力的搜索了这个人,可是想了半天也想不起来。

女主人性子有些急,努力的想要把这个事情描述清楚:“刚才电视上播了个社会新闻,新闻上说1973年11月份的时候,咱们市三医院发生了一起恶意调换婴儿的案件。护士和一名产妇合伙把生下的死孩子和一名林姓警官的女儿调换,换了之后遗弃在福利院。”

她一口气讲完,呼吸有些急促,喘了一会忍不住表达自己的愤怒:“这世上真是什么人都有!那个姓林的警官也是够倒霉的。人民警察为人民,每天为老百姓的事情奔波,却没想到被同病房的产妇给害了!”

老李知道妻子是个急脾气,拍了拍她的肩膀:“莫气莫气。你刚才问我姓林的同事,就是这个被换了孩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