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林卫东(第2/5页)

因为这场讲座的举行,所有人都尊敬地称呼姜凌一声“姜老师”。

姜凌走上讲台,抬头一看。

哗!底下密密麻麻都是人头。

雷骁解释道:“听说你要开三定侦查法讲座,刑侦大队的人几乎都来了,还有一些基层派出所的警察,也都闻讯而来。”

姜凌“嗯”了一声,看看手表,在黑板上写下“三定侦查法”这五个大字。

李振良和刘浩然打开幻灯机,将准备好的幻灯片拿出来摆放好。

周伟则尽职尽责地做记录。

姜凌一上讲台,台下所有嗡嗡声都消失。

会议室里非常安静。

每个人都伸长脖子看着姜凌,渴望将她所讲的一切都牢牢记在脑海里。

姜凌身穿警服,她身材纤瘦,背薄肩平,穿制服更衬得英武挺拔。

她站在讲台之上,面容端凝,目光冷静、态度沉稳,虽只二十一岁年纪,却能镇得住这偌大的场子。

幻灯亮起。

光束集中处,大家看到了一页讲稿,上面清晰描述了“三定侦查法”的核心内容。

——定性质,解析犯罪动机;

——定范围,指明侦查方向;

——定脸谱,进行犯罪心理画像。

以前的幻灯片大多用于播放照片,没想到这位姜老师上课会用来演示讲稿。

埋头做笔记的同志很开心,好久没有动笔了,都不知道哪一句是重点。现在好了,照着幻灯片抄就行了。

得益于后世的PPT汇报,姜凌给所有刑警展示了一堂形式新颖的课。

从理论,到案例,姜凌侃侃而谈。

所有人都微仰着头,认真倾听着。

窗外有风,拂起白色的百叶窗,也带来一股淡淡的花香。

五月天气正好,石榴花开得红艳艳的。

姜凌也在这个时候,充分展示了自己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

足足讲了一个小时。

在座的都是刑侦领域的实战者,第一次接触到如此先进的理论知识,每一点都能和曾经的经验结合起来,怎能不心旌摇动?

姜凌在做最后的小结。

“这三点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定准了案件性质,才能明确侦查方向;圈定了嫌疑人范围,能让侦查工作更有针对发现而通过现场线索勾勒出来的嫌疑人特征,则是突破案件的关键。这就像拼图一样,每一块都很重要,拼在一起才能还原整个案件的真相。”

停顿片刻之后,姜凌目光扫视全场:“接下来,我将以近期一大队负责的麻绳杀人案为对象,按照三定侦查法的思路来进行解析。请无关人员退场。”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放下笔记本,抬头看向姜凌。

无关人员退场?

刚听得起劲呢,怎么能退场。

雷骁走上讲台,大声道:“此案尚在侦破之中,为避免案情泄露,请一大队全体成员留下,其余人等依次退场。”

底下顿时就鼓噪起来。

“不能这样啊,讲座说好两个小时,这才过了一半时间呢。”

“我们可以保证不泄密,就让我们继续听嘛。”

“对啊,刚听得起劲呢,怎么就赶人?大家都是一个单位的,别这样!”

雷骁丝毫不讲情面:“第一,这场讲座是我邀请小姜老师过来的,请她过来给我们一大队的同志提高一下理论水平。”

底下人回了一句:“切!你的意思我们都是来蹭课的呗。”

雷骁目光扫过全场,脸上挂着一个得意洋洋的笑容,仿佛在说: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刚才小姜老师已经把三定侦查法揉碎了、掰烂了送到各位嘴里了,能不能吃得下去、消化好,就得靠你们自己。回去之后自己找个案子研究研究不就行了?别耽误了我们一大队的案件讨论。”

蒋沉舟率先站起来,招呼自己二大队的撤出办公室。临走前他还不忘对姜凌喊话:“小姜老师,下周请你到我们大队讲课,一定要来啊。”

有蒋沉舟带头,其余听课的人也只能起身离开。

既然要离开,那怎么也得和姜老师打声招呼,会议室里一下子由极致的安静变得热闹起来。

“姜老师,下次请到我们朝阳路派出所坐坐啊。”

“姜老师,您讲得真好,我们大队正好有个案子,想请你来指点一下,到时候我和您联系啊。”

“姜老师,金乌路派出所就在我们辖区旁边,明天我们过来联络下感情,顺便向你请教。”

闹腾腾一阵,终于再次安静。

会议室一下子空了下来。

雷骁心情很好地将门合上,这才转身对姜凌说:“可以开始了。”

开什么玩笑,案件保密原则深植于心,他怎么可能让“外人”听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