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玉佩(第2/4页)

苏心婉将钥匙交给周伟。

周伟接过车钥匙,眼里露出一抹欢喜。

从部队转业回来之后,一直没有机会摸车,现在终于可以过过开车的瘾了。

姜凌三人驱车离开。

第一站,长河镇中学。

这是一所典型的、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上课时走廊安安静静,一下课便人声鼎沸,到处都洋溢着青春期特有的喧闹与蓬勃生命力。

走进学校,高大的教学楼刷着略显陈旧的米黄色油漆,窗户玻璃反射着阳光,广播里播放着课间操音乐,空气中混合着粉笔灰、汗水、食堂飘来的饭菜味,深深吸一口,还真是学校的感觉啊。

来到教师办公室,提及张磊依旧有老师叹息。

“多好的孩子啊,笑起来特别好看。”

“他说将来要当体育老师,已经打算好了要报考湘省体育学院,可惜。”

“家教很好,人也单纯,没听说得罪过谁,唉!”

姜凌问:“张磊和楚心言关系好吗?”

老师们都面露迷茫之色。

“考上京都师范大学那个楚心言?”

“楚心言比张磊低一届,两人不认识吧?”

“一个好动、一个爱静,不搭边嘛。”

走访了一圈,这个曾经叱咤篮球场的阳光少年已被大多数人遗忘,但楚心言的照片,至今还贴在高考光荣榜上。

没有人把楚心言与张磊联系起来。

姜凌他们走过篮球场,这里曾经是张磊课余时间最喜欢呆的地方。

塑胶地面被磨得发亮,篮筐网有些破损。阳光毫无遮挡地洒下来,汗水在少年们年轻的皮肤上闪耀。场边围着看球的同学,欢呼声、球鞋摩擦声、篮球砸地的“砰砰”声汇聚成一场代表着青春、阳光、活力的主旋律。

篮球场西北角是体育器材室,旁边便是学校侧门,从侧门走出去,那里有一条狭窄、僻静的小巷。地面湿滑,常有积水,墙角堆着废弃的课桌椅或建筑垃圾,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霉味和垃圾腐败的气息。

侧门平时总是锁着,但有些孩子为了抄近路,会翻过围墙从后巷出去。

“喵呜~~”

一只黑白两色的流浪猫快速从眼前窜过。

周伟皱眉观察着墙面的攀爬痕迹。

三个人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里,是校园安全管理的漏洞。

——当年张磊是不是从这里出去?

——是谁约了他吗?

周伟立刻拿出他的小本本进行记录。

姜凌在脑海里画下长河镇中学的地形图。

李振良则拿出照相机开始拍照。

同样的流程,也发生在双曲河下游东岸、老周汽修铺。

清澈的河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河边湿地种植了挺拔的芦苇、姿态优雅的香蒲以及盛开的彩色鸢尾。两岸铺设了宽阔整洁的亲水步道,空气中弥漫的是青草、泥土的清新气息。

开阔的草坪区域,有游客散步,有孩子们放风筝、追逐嬉戏,还有售卖饮料、冰淇淋和小吃的小贩们时不时发出响亮的叫卖声。

——这些都不是姜凌搜寻的地方。

她要找的,是闻默最喜欢的,属于他的、与人群格格不入的寂静角落。

他可能坐在被高大芦苇丛包围的小型木质观景台上。

又或者,在那深入一条延伸向河心的、两侧蒲草高耸的静谧栈道深处。

姜凌的目光快速扫视着双曲河岸,脑海中想象着这样的画面。

——闻默在安静地画画,将自己的所有心理都宣泄于纸面。

画纸上并非阳光明媚的河景、嬉戏的人群、盛开的鲜花,而是聚焦于一些被“主流美景”刻意忽略或边缘化的细节。比如:观景台木地板缝隙里顽强钻出的一株倔强小草;一大片芦苇丛中,被风雨摧折倒伏的枯枝。

闻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用炭笔或冷色调水彩捕捉这些衰败、挣扎、被遗忘的意象。阳光落在他苍白的侧脸上,却驱不散他周身笼罩的阴郁气息。

周围的欢声笑语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传不到他耳中。

这样的闻默,深深地吸引住楚金根的目光。

而闻默的孤僻、独来独往,为楚金根捕猎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周伟环顾四周:“这里白天倒是人流量大,但清晨或黄昏,游客会慢慢离开,人流也会变得稀疏,尤其是那些位置比较偏僻的观景台、栈道,很容易在非高峰时段陷入短暂的、无人关注的真空。”

李振良脖子上挂相机,闭目倾听:“你听,草丛被风吹过会发出持续的沙沙声,路边还有车流声、喇叭声、小贩的叫喊声,这些都可以掩盖掉异常声响,比如短促的呼救和挣扎。”

姜凌目光扫过一人高的芦苇丛,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