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下水道(第2/3页)

安排好一切之后,郑瑜想起来一件事,看向姜凌:“倒是有个好消息。”

姜凌眼神疑惑,好消息?什么好消息?

郑瑜不等姜凌询问,直接说出了答案:“你和洛组长画的那个画像,我拿着让铁锤的工友们辨认过,就是他俩!”

姜凌的眼里闪过一丝亮色。

很好,她的金手指并没有出错。

应松茂更为关注陈燕的下落,问郑瑜:“有没有受害人消息?”

他记得,李强在现场曾听凶手说过一句“搞完之后扔到老地方”,不知道这个老地方是指哪里。是荒山野岭,还是……

郑瑜摇了摇头:“没有消息。”

警方已经出动大量警力开展失踪人口调查,可是一无所获。

应松茂问:“工地有没有找过?”

郑瑜:“找是找过,但什么也没发现。像基坑、槽底、水泥柱这些都是隐蔽工程,没办法强行要求施工方把早已填平的基坑挖出来,敲开每一根水泥柱吧?”

姜凌凝神思索。

如果真是铁锤、灰桶杀的人,那他们会将尸体怎么处理?

他俩只是工地两名普通打工者,没办法做到悄无声息地把人埋进坑里、放进即将浇灌水泥的柱子里。

尸体大概率不在工地。

那会在哪里?

樊虎狱中曾与狱友吹嘘,提到杀人、分尸、丢下水道!

关键是,哪里的下水道?

而且,李强说出实情的时间距离被害时间太久,很难通过现场勘查寻找足迹、车辙、纤维、指纹等物证,发现残骸或可疑痕迹,比如血迹、组织碎块、特殊包装物等。

如果真的分尸后扔进下水道,那恐怕已经被冲到下游区域,更难搜寻。

受害人明明留下警察这条线索,偏偏李强胆小怕事逃之夭夭,如果不是因为郑瑜穷追不舍,恐怕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向阳巷那里死过一个人。

一想到这里,姜凌真是恨得牙痒痒。

此案真是困难重重啊。

姜凌望向应松茂,诚恳请教:“今天已经是7月20号,距离案发时间已经有26天。如果凶手杀人之后分尸,并将尸块扔进下水道,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找到证据?”

应松茂眉毛皱了起来。

在技术大队工作了那么长时间,参与无数大小案件侦查,接触过的尸体不在少数,但恶性如分尸案,他侦办得并不多。

分尸后扔进下水道,更是罕见。

但应松茂是专业人士,略一思考便有了答案:“第一步,锁定抛尸范围与路径。现场勘查发现可疑痕迹,走访周边居民、商户以及环卫工人,询问是否看到可疑人员、车辆或行为。和市政水务部门紧密合作,获取下水道管网图,根据发现残骸的位置、水流方向、流速、管网结构,结合抛尸时间,预测残骸可能被冲至的下游区域。”

“嗯。”姜凌点了点头,“第二步呢?”

应松茂道:“第二步,系统性搜查作业。组织警力、法医、专业市政人员,对推算出的上游可能抛尸点及相连管道进行地毯式搜查。另外,在下游关键节点,比如泵站、处理厂入口、管网交汇处、大型沉淀池设置拦截网,24小时值守打捞。

另外,还可以使用经过专门训练的尸体气味追踪犬,在窨井盖处、可疑车辆、嫌疑人住所等地进行气味识别,辅助锁定抛尸点或关联物证。并在下游不同点位进行水质采样,检测是否含有异常高浓度的人体生物成分,比如血液、组织碎片等。”

姜凌顿觉豁然开朗,对啊,此案性质恶劣、困难大,光靠自己的推理可不行,必须依赖刑侦技术。

郑瑜看一眼姜凌:“你怀疑受害人被分尸后扔进下水道?分尸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必须有固定场所、使用刀具,就算尸块扔进下水道,骨头,尤其是头骨可没那么容易毁掉、冲走。因此,嫌疑人的住所一定会留下分尸痕迹,血迹、骨屑、切割工具、清洁剂,还有包裹尸块的容器或者塑料袋、床单等包装物……”

姜凌眼睛一亮:“对!赶紧查。”

应松茂开始下令:“小赵,带上仪器设备前往铁锤、灰桶的住所,重点查房间,尤其是厕所的地板与墙面。如果能发现大量血迹,那就是重要证据。”

赵景新是应松茂的徒弟,好不容易等到师父回来了,开心得很,立即响亮回应:“是!”

所有人都动了起来。

很快,反馈消息传来。

铁锤与灰桶住在废弃化工厂一栋待拆迁的旧楼里,虽然断水断电,但室外有公用水龙头可以取水,厕所排水没有问题。

侦查人员喷洒鲁米诺试剂,在厕所地面、墙面,发现大量喷溅式血液。另外,厕所那破损的马赛克瓷砖缝隙里,发现少量人骨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