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地理画像(第2/4页)
“第一个原则,隔离性。为了保证孙薇不被人发现,周明远需要这个地点远离熟人圈、监控密集区、警方常规排查的重点区域。他应该是担心丽景花园这个点暴露所以才迅速撤离,再次选定的地点,他绝不会再选类似熟人介绍或常规租赁区域。”
周伟对晏城区域非常熟悉,近年来一直主攻地理画像,听到姜凌的话,立刻在地图上圈出丽景花园这个点,并沿着道路进行搜索。
姜凌继续往下说:“第二个原则,隐蔽性。他要寻找管理松散,人员流动大,不易引起注意的地方,像那种偏僻的小旅馆、城乡结合部的自建房、或者长期无人居住的破旧老屋都有可能。”
周伟眉头紧皱。
“第三个原则,私密性。他要求的空间应该相对封闭、私密,他能完全掌控内部环境,隔绝外部干扰。新建、入住率低的小区单元房符合要求。另外,他偏好现金支付,银行卡近期无大额消费,公交卡使用点分散,他会选择哪里落脚,我们必须快速判断出大致方向,以便于雷队他们查找。”
周伟盯着标记出来的丽景花园,嘴里喃喃道:“隔离、隐蔽、私密……这样的房子在西郊这一片有不少。如果他买了足够多的物资,藏起来不见人,很难找到。”
即使有了寻找原则,但晏市的城区面积很大,再加上郊区,那范围更广。想要快速找到周明远,无异于大海捞针啊。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将目光投注在周伟身上。
周伟感觉到了压力,眉毛拧成了一条线。他以丽景花园为中心,用红笔勾出可能的行进路线,沿途快速寻找着合适的落脚点。遇到符合条件的,便画上红圈。
可是,地图那么大,等了半个小时图上便标出了七、八个红圈位置。如果一一排查,范围还是太大。
电话响了,是梁九善打过来的:“凌姐,录入已经完成,晏城市地图也已经完成初步电子化,请告诉我搜索条件。”
姜凌将刚才分析的结论告诉梁九善,并叮嘱道:“重点查一查他在银行网点取现的地点记录、BP点消息以及通讯基站连接点、公交卡刷卡点,再叠加全市旅馆、出租屋备案信息,进行地理画像。”
“明白!”梁九善的声音带着一种全神贯注的紧绷感。
屏幕上,无数细小的光点开始闪烁、连线。
姜凌继续补充:“以孙薇学校为起点,丽景花园为中间点,结合他可能选择的公共交通工具,模拟他带着孙薇转移的最可能路线。”
梁九善迅速敲入指令。
地图上,一条条虚拟的路径线开始生成,颜色深浅代表概率高低。同时,周明远近期的活动重点区域也被叠加上去,在东区形成一片高亮后,西郊方向有几个零星但相对集中的点开始被算法重点标注。
电脑果然比人脑要快,周伟放下手中笔,也站在屏幕前,兴奋地加入到分析指导中:“分析交通枢纽周边。长途汽车站、火车站西站都在西郊!他会不会想转移出本市?”
“可能性存在,但不大。”李振良摇头,他刚和雷骁那边通了电话,“雷队询问了长途客运站和火车西站附近的夜间巡逻民警和出租车司机,暂时没发现高度疑似人员。带着一个上了警方重点关注名单的失踪少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风险很高。我更倾向于他还在本市,找一个临时落脚点稳住孙薇。”
姜凌点头赞同:“对,控制者需要稳定环境来持续他的洗脑。仓促转移只会增加暴露风险,不符合其安全感的需求。九善,过滤掉大型交通枢纽密集区,重点看纯粹的居住型区域。”
梁九善迅速调整参数。
屏幕上纷乱的线条和光点开始收敛、聚焦。地理画像分析模型在高速运算,剔除着干扰项。
时间在键盘敲击声和机器低鸣中煎熬地流逝。
“发现一个点!晨曦苑!”电话里梁九善的声音陡然拔高,透着终于发现目标的兴奋。他放大了地图西郊边缘的一个新楼盘。这是一个建成不到一年的小区,宣传定位中档,但位置略偏,配套不全,入住率目测不到三成。
“理由?”姜凌问。
“第一,位于西郊边缘,与周明远东区日常活动范围形成明显隔离带,交通相对不便,但符合其远离原则。
第二,一条夜间公交线路的终点站离小区步行约15分钟,周明远的公交卡记录显示他大前天下午曾在该线路一个靠近晨曦苑的站点刷卡下车。
第三,周明远近半个月内,有三次BP机传呼的通讯基站连接点落在紧邻晨曦苑周边区域,时间都在下午或晚上,非正常通勤时段。”
周伟凑到地图前,在晨曦苑所在位置上画了个大大的红圈,眼睛因为兴奋而明亮异常:“主任!这个地点的确符合你刚才提出的几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