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2页)
这其中需要背诵的,也就是语文中那些名字不同的古诗词了,林颖能说幸好诗句没有变吗?
林和在犹豫了两天之后决定参加高考,连带着秦雪也一起报了名,吕小菊也很快报了名,她甚至周末还过来和林颖一起学。
隔壁的苏贝贝也在熬夜苦读,熬夜苦读的同时还要奶孩子,怎么一个不容易,上着班都打瞌睡。
1977年11月6日,北城发布《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简章》,公布今年的高考时间为12月10日至12月12日。
这只是北城的高考时间,其他各个省份的时间并不是统一的,甚至有的省份,因为准备时间太过紧张,试卷用纸都没有,只能临时挪用别的书籍印刷用纸,高考的时间也被推迟到了十二月十几号。
林颖看到消息的时候还在想,幸好现在是各省独立命题,也不存在同一张试卷,窃题的可能性。
十一月,不仅是林颖家里灯火通明,大杂院里也是,有年轻姑娘小伙的人家都想让自己家的孩子试试看。
李大妈更是拿着扫帚逼谷永贵念书,还各处给他借书,首先来的就是林颖这里。
但林颖自己的书都是淘来的,就算是之前多抄了两份给林和以及吕小菊,那也只有这些,她自己还要用呢,只能拒绝。
“我自己要用,不能借人,抱歉。”说完这句话的林颖转身就走。
李大妈还想拦着,一把拉住林颖的胳膊:“唉,你这人怎么这样呢?怎么和长辈说话呢?就几本书而已,考完试就还你了!”
林颖才不惯着她,用另一只手一把拉下李大妈拽着她的手,并且轻轻使劲,将李大妈往后推,李大妈差点站不住,扶着树才没倒下,嘴里还骂骂咧咧的:“小丫头片子,劲儿怎么这么大?”
林颖冷眼看着她:“不借就是不借,大家都知道高考机会宝贵,我看你年纪比我大也不好说什么,但你不要得寸进尺。”
这院子里除了谷永贵这个吊儿郎当在家呆了好几年的人被家长逼着学,甚至连陈达也被陈大爷逼着读书。
前边院子里的方翠翠都不知道从哪儿找来几本书开始看了起来,林颖记得她都已经二十五六了。还有胡家几个孙子,十五六岁的年纪,都符合条件,都想试试。
这还算是好的地方,毕竟大杂院的人年龄参差不同,但像是工厂里这种人多的地方,那真的是十几二十岁的一整个宿舍都想考试。甚至还有三十多的,也想试试。
这样子的地方,就算是有差不多相关的书,也早就被抢完了,来的晚的,连书皮都见不到,只能去书店,可书店也早就被人抢完。
不只是像是《古诗词精选》这样真的能用到的书,就连完全不相关的名人名言也都一本都没有了。
为了一本参考书,好多人拿钱、票交换,甚至给人家当牛做马,就是想借书抄一抄,李大妈轻飘飘一句话,就想借书,林颖当然不同意。
李大妈见林颖不好惹,于是又跑去找苏贝贝要,甚至自以为苦口婆心的说:
“哎呀,小苏啊,不是大妈我说你,都生了两个孩子的人了,这就在家待着嘛,还念什么书,考什么大学啊,你都有正经工作的人还缺这个?
“还不如多奶孩子,你看你家老二,明显没有老大胖乎乎的显得喜气。这就是你这个当妈的不是了,怎么能连个孩子都照顾不好呢?
“而且你一个女孩子家的,学这么多有什么用?还不如把书让给你永贵哥,等他考试了,当大官,将来咱们也好说话不是?”
苏贝贝原来只觉得李大妈烦人,如今却觉得她说的这话无比的恶心,她看着李大妈,讽刺道:
“依我说啊,大妈您就别做这白日梦了,您这大儿子啊,不说是都在家躺了几年了,这高中也没上过几天学吧?
“我可是听钟旭说了,他考不上中专,才去高中混的,报道没几天,就不上学了,从十六岁到现在,少说也混了七八年了吧?这七八年,拿过书吗?写过字吗?名字还会不会写都不知道呢,更别提高考了。
“您就死心吧,谷慧娟或许还是那块儿料子,谷永贵?算了吧,您就是再做一百回的梦,他也考不上大学,当不了大官!”
李大妈看着苏贝贝,简直想上去撕了她的嘴,但苏贝贝反应快,啪的一声把门关上,李大妈再怎么叫喊,苏贝贝也不开门了。
她只好另找办法,但这院子里的人,也没谁能借书给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