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3/5页)
何止关内有反贼,长箭穿肺能撑最多一两天。
说明反贼直指上安,距离上安脚程少则百里。
这跟快要打到家门口,没有任何区别。
姜王终于着急了,在大堂之上来回踱步,“之前怎的没有任何消息,眼下就打过来了?!”
他急得一脚踹翻了桌案,“你们都干什么吃的!”
下面文臣武将要么惶惶不安。
要么心头火正盛,禁中卫尉气不打一处来。
这般事情他们从事发第一天就与姜王说了要紧之处,要赶紧调兵。
姜王怕调走兵力自己受威胁就是紧扣兵权不调兵,还把他们骂了一顿。
摊上这样的君主,他们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也施展不出来。
当年滕家军因垣川之乱全军覆没之后,边关驻守本身就漏洞重重,都是散兵,能撑几时?
眼下打进来,再正常不过。
就是打到家门口、取了他的人头也不奇怪。
禁中卫尉百般无奈之下只能看向楚御。
发觉这般做的不是他自己。
朝堂上许多人已然开始怨恨姜王,看向楚御寻求解决之策。
大抵是这段时间,依赖左相已成为他们的行事习惯。
楚御适时开口,“王君息怒。”
姜王怒不可遏,“边关失守,你叫本王如何息怒?”
“便是不息怒也无法遏制北蚩入关,”楚御声线淡漠沉稳,“北蚩不只是边关失守,想要走几座城池这般简单。”
“北蚩的目标是上安。”
姜王萌生出几分恐惧,“还不都怪……”
楚御打断他,依旧抬手行礼幽幽道,“王君,当务之急应是保住我郢州和你的王座。”
提到王座,姜王彻底安静下来。
跌坐在盘龙漆金的王椅上,“对,调兵,赶紧调兵护城!”
下面武将个个翻起白眼。
现在是肯放兵权了,蠢货。
楚御尚且能心平气和地与他商议,“臣等考虑,调兵守城撑不了几时,若北蚩举兵进攻,不出半月上安迟早沦陷。”
他抬眼,“不如迁都。”
姜王愣了一下,硬是反应了许久楚御所说的迁都。
“这……”
楚御将迁都的考虑逐条分析利弊,告知姜王。
这般耐性与平稳,倒是让朝堂上原本不安的众人都平复下来。
好似有他在便一切都能有着落。
姜王听到一半也连连点头,“是,迁都。”
“咱们即刻动身迁都,一切交由你来办。”姜王拿着调兵用的虎符,“我听你的。”
楚御远远地看了一眼姜王手中虎符,垂眸道,“臣等领命。”
下朝过后,楚御走出大殿。
伍洲迎上前,看楚御一个眼神便知事成,躬身退下前去筹备迁都事宜。
北蚩破关之事不假。
但情况并非如此危急,他们还有时间。
那报信将士背后的箭,是他们放的。
楚御全然将所有事情都把控在自己的掌心之下,不容一点错漏。
若非如此,姜王远不可能这么快放权。
迁都的消息就四散开来。
这一切过于突然,上安城中百姓得了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纷纷收拾东西准备跑。
前日还安静平和的街巷,四处都是准备逃难的人。
街上铺子闭店,人们皆是自顾不暇。
上街采买的青颂挎着竹篮,被拥挤逃窜的人群撞得脚步不稳。
夏末风声沉闷,连蝉鸣都嘶哑难听。
天边不见太阳,厚重的云层压着也不见是要下雨。
阴晴不定,动荡不安。
青颂一转头,发现连自己篮子里放着的东西都不知什么时候被人偷走。
她正欲发作,却只能看到四下蹿动的人头和一张张焦急的脸。
根本辨别不清是谁干的。
青颂看着眼前光景,只得叹了口气,回府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告知虞绾音。
虞绾音捧着热茶,眉头紧锁,“这么严重。”
上安城得到的边关消息的确不多。
大部分原因还是当权者不在乎。
郢州安定了数百年,估计没人会觉得区区胡人能打进中原。
上一次胡人进犯还是垣川之乱,但最后也被挡了回去,十数年没有动静。
兴许他们以为这次和之前数次一样,不过小打小闹,最后还是会传来捷报。
但没想到直接传来的是北蚩入关即将进犯上安的消息。
不过想想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这等蛀虫满布的朝堂,被啃出窟窿来,自然会有人想要钻空子。
青颂发觉主子的定力的确非同寻常人。
即便是这样也没有乱了心神。
虞绾音问的都是正事,“所以相爷是筹备迁都吗?”
“是。”
虞绾音思忖着,“迁都倒是当下最好的办法。”